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市场条例修正【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市场条例修正【全文】

来源:中律网整理
2022-10-08 09:44:53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市场条例修正【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市场条例修正【全文】

  (2003年1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6年1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9年7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二十一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规范体育经营活动,维护体育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及其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体育市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体育项目为内容的经营活动及其场所。

  前款所称体育项目是指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公布开展的项目和自治区体育行政部门根据本自治区实际公布开展的项目。体育经营活动包括:

  (一)体育健身、体育康复、体育娱乐;

  (二)体育竞赛、体育表演;

  (三)体育技术培训;

  (四)体育信息服务;

  (五)体育经纪行为。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健康有益的体育经营活动,加强对体育社会团体的扶持和指导,发挥其在体育市场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体育市场的繁荣发展。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市场监督管理、税务、公安、卫生健康、价格等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体育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政府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不能收取费用。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体育市场发展规划;对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所需的场地、设施、器材和专业人员的资格等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为体育经营活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第七条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具体的体育经营项目;

  (二)有与体育经营项目相适应的资金;

  (三)有与体育经营项目相适应的场所和符合国家体育行政部门规定标准的体育器材、设施;

  (四)有与体育经营项目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办理体育经营活动注册登记,应当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开办申请书;

  (二)经营场所的使用证明;

  (三)开展体育经营活动所必备的设施、器材、安全、卫生等条件的说明报告;

  (四)体育专业人员的资格证明;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从事高危险性体育经营活动的,应当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许可。

  第十条 经营者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依法必须具备治安、卫生等其他证照的体育经营项目,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了解体育经营活动注册登记情况,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经营者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保证服务质量,并自觉接受体育、市场监督管理、税务、公安、卫生健康和价格等有关行政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

  第十三条 经营者聘用的教练员、裁判员、救护人员等体育专业人员,应当取得体育行政部门或者国家认可的机构发放的相应资格证书。

  第十四条 经营者应当认真做好体育设施、器材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其正常、安全使用。

  对体育项目中可能危及消费者安全的事宜,经营者必须向消费者做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发生。在危害事件发生时,必须及时救助。

  第十五条 禁止利用体育经营项目和场所进行宣扬迷信邪说、淫秽色情和渲染恐怖暴力等危害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十六条 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本条例规定举办的体育经营活动,各类体育场所的经营者不得为其提供场地。

  第十七条 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经营者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检举、申诉和控告的权利。

  第十八条 体育经营价格,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外,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十九条 参加体育活动的消费者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和体育场所的有关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聘用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体育教练、裁判或者救护人员的,由体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业。

  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做好体育设施、器材的维修保养工作,可能危及消费者安全的,由体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业。

  第二十二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可能危及消费者安全的体育项目,未向消费者做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或者在危害事件发生时未及时救助,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体育场所的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为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本条例规定举办的体育经营活动提供场地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

  第二十四条 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市场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市场条例修正【全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在线法律咨询

遇到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立即咨询
今日咨询解答 5016

相关资讯

2025年湖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最新
2025年湖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最新
2025-07-08
17
2025年陕西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最新
2025年陕西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最新
2025-07-08
12
2025年陕西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最新
2025年陕西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最新
2025-07-08
17
2025年甘肃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最新
2025年甘肃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最新
2025-07-08
9
2025年甘肃省行政复议工作规定最新
2025年甘肃省行政复议工作规定最新
2025-07-08
13

最新咨询

待岗期间工资标准2023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企业在职工待岗期间,应按国家和本市规定为职工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支付生活费。按目前的规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
待岗工资算补偿金平均数吗?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待岗工资不算补偿金平均数。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最高判多久?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符合条件的可...
帮信罪有案底会不会影响小孩子?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会影响子女。如果你说的小孩子是指你自己的子女,那么很简单:无论是什么案件的案底,刑事犯罪记录都会影响子女未来包括入学和求职的政审。只要是父母...
黑谷共享科技软件不具备普适性,定价虚高,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
黑谷科技公司骗我10000块钱,不予退还
2023酒后驾车处罚最新规定是什么?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1、酒后驾车处罚标准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中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
一杯冰酒酿能吹出来酒驾吗?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喝冰酒酿会查出酒驾的,酒酿也含有酒精,只要有酒精的食物吃了就是酒驾,建议开车不要吃酒酿酒驾:顾名思义酒驾驾驶汽车。是指驾驶人饮用白酒、啤酒、...
2023年醉驾致人死亡判几年?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需要根据情节进行判刑。分别是:   1.醉酒驾驶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
2023年酒驾和醉驾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
查看更多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文档费用:¥
点击微信支付

未查询到支付记录,3s后自动查询

支付后可以自由复制这篇文章

注:有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jiuwenlaw66】

中律网服务助手

微信号:13400724354
长按保存图片
在微信中扫一扫打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