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是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开发布升级后的智能化举报平台。 2019年5月28日,全国扫黑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升级后的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
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对收到的群众举报线索实行全流程自动化处理,省级扫黑办可以通过智能化举报平台的管理研判功能,对省内举报线索进行核查比对,实现统一分流、交办、督办、反馈,避免重复查办。在线索核查反馈上,除由公安部和省级扫黑办对线索核查结果进行双重把关之外,全国扫黑办还将每月自动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实名举报线索,通过短信方式对举报人进行回访,听取举报人意见。此外,智能化举报平台还设置了行业领域信息项,既可对举报线索深挖彻查,又可分析发现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源头治理提供决策参考。智能化举报平台实现了对案件办理进行动态跟踪、对黑恶势力犯罪动向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准确绘就专项斗争“态势图”,从多个维度对各地线索查办工作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建立完善专项斗争长效机制。为确保举报信息安全,智能化举报平台大力提升安全防护水平,并通过建立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监测运行情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预警、处置危害举报信息安全的突发情况。举报平台采取“内外结合”的设计方案,外网部分依托互联网接收群众举报,举报受理后,举报线索就从互联网转入涉密内网,在此之后的后续全部流程和信息均在涉密内网上运转,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在核查安全上,要求线索核查单位强化安全保密工作,明确全部核查人员都必须签订保密协议或者作出保密承诺,严防人为失泄密。同时,建立了完备的线索流转、核查、反馈等工作机制,这个过程做到了网上留痕,全程可追溯、可恢复、可倒查。
1. 12337是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电话号码,负责接收和处理相关投诉和举报。
2. 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能够自动处理收到的举报线索,省级扫黑办可使用该平台进行线索的统一管理和分析。
3. 通过该平台,线索的核查和反馈流程得到优化,确保了线索处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4. 全国扫黑办会对实名举报的线索进行定期回访,通过短信与举报人沟通,以获取其对线索处理结果的意见。
5. 举报人需遵守一定的规则:首先,仅可举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其次,必须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再次,提倡实名举报,并承诺为举报人保密;最后,为防止滥用,平台限制了重复举报的行为。
6. 为了维护举报人的权益,并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呼吁公众不要重复提交相同的举报信息。
12337是国家网络安全举报中心的热线电话,是受理网络安全问题的专门机构。12337热线受理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网络安全漏洞、事件、事故等信息
网络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具体来说,12337热线受理以下类型的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漏洞:包括软件漏洞、系统漏洞、硬件漏洞等。
网络安全事件:包括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诈骗、网络恐怖主义等。
网络安全事故:包括数据泄露、系统瘫痪、设备损坏等。
网络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包括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侵犯商业秘密、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等。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包括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监督等。
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情况:包括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的形式、内容、效果等。
12337热线受理范围广泛,涵盖了网络安全的各个方面。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网络安全问题,可以通过12337热线进行举报。
12337热线是一个重要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为网络安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置提供了重要渠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积极利用12337热线,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12337、网络安全、热线、受理范围、漏洞、事件、事故、违法犯罪、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12337热线是国家网络安全举报中心的热线电话,受理范围包括网络安全漏洞、事件、事故等信息,以及网络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和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