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民因各种原因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应持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及与迁移事由相关的证明;
2、婚迁,需持合法的结婚(离婚)证;
3、分(购)房、建房迁移的,需持房卡或住房证明;
4、出国(出境)注销户口的,需持有关部门出具的注销户口通知单;
5、回国(入境)落户的,需持定居证或劳动人事部门核准的录用证明、护照或回乡证或有关部门出具的证件收存(收缴)证明,回国后异地落户的,还需持原户口登记机关出具的注销户口证明;
6、公民入伍注销户口、需持入伍通知书;
7、退伍、复员、转业落户,需持县市兵役机关,县市以上复员安置办公室发的登记户口证明,异地安置的,需持原户口登记机关出具的注销户口证明;
8、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落户,需持释放证、解除劳教通知书,异地落户的,还须持原户口登记机关出具的注销户口的证明;
9、大中专学生入学户口迁移,需持入学通知书;
10、大中专学生分配落户,需持派遣证;
11、录用公务员、招收职工迁移户口,需持录用证明及《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
12、公务员、职工调动、辞退等户口迁移,需持调动、辞退证明及《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
13、收养小孩落户,需持收养公证书或《收养证》;
14、解除收养关系迁移户口,需持解除收养关系公证书或《解除收养证》;
15、离退休人员户口迁移,需持离退休证;
16、与职称、职务、学历、荣誉、工龄、年龄等有关的户口迁移,需持相应的证书及工龄、年龄证明;
17、需要凭户口准迁证方可迁移的对象,需持迁入地县、市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准迁证;18、需要经过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后方办理的户口迁移,还应提供上级公安机关的批准文件。
1、向迁入地派出所提出申请;
2、迁入地派出所同意迁入;
3、向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迁出申请;
4、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户籍证明;
5、签发《准迁证》;
6、持《准迁证》回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迁出并开迁移证;
7、持迁移证、身份证去迁入地派出所入户。总而言之,办理户口迁入手续,最好本人前往,因为入户时打印的常住人口登记表需要你对其中的项目内容进行确认签字,现场采集本人人像照片录入系统,别人代替不了。此环节需携带准予迁入证明、户口迁移证、身份证、拟入户居民户口簿。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户口迁移时间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三条规定:
公民迁移,从到达迁入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内,农村在十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缴销迁移证件。
迁户口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户口迁移是中国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公民常住地发生变化以后,应将户口迁移到现住地,即进行户口迁移。户口迁移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有合法固定住所类居民。在迁入地需要有房,就是需要有房产证原件或者土地使用证等,能证明有合法住所的证件。
2、有相对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类。属工作调动、招工、招干入户的:工作调动介绍信或录(聘)用通知(或报到介绍信);调动人员登记表或录(聘)用人员审批表;录(聘)用人员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为被企业录(聘)用人员办理社会保险的相关凭证。
3、引进人才。组织人事、劳动部门相关证明;拟迁移户口人员户籍证明和户成员关系证明或公证书;拟迁移户口人员的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
4、亲属投靠。新生婴儿入户的,夫妻投靠入户,父母子女投靠入户,近亲属投靠。
5、高校毕业生。户口在学校的学生,假若就业单位有人事权,那么可以把户口迁移到单位集体户口,凭借《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单位接收证明办理入户手续;假若单位没有人事权,那么可以把户口迁移到工作城市的人才市场。
法律依据:
《户口登记条例》第五条
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者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