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12月31日(含)前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人员,自2023年1月1日起,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标准。
具体标准:不满65周岁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7元;年满65周岁及以上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2元。
二、自2023年1月1日起,符合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待遇条件的人员,基础养老金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924元,福利养老金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839元。
三、已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不计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家庭收入核定。已领取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人员,每人每月200元暂不计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家庭收入核定。
社保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具体多少钱视缴费基数而定。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注意: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今年,西城、朝阳、海淀、顺义、密云五个区将试点“失能补贴”,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进行补贴,帮助他们提高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能力。同时,政府部门将面向社会招募失能照料服务单位,照料服务单位将可提供预防保健、就医陪护等七项服务。
失能老人是最需要保障的老年群体,养老负担最重,也是政府重点“兜底”对象。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本市近日已出台《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区老年人能力评估办法》以及《关于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有关服务事项的通知》,启动对经济困难老人的居家养老补贴工作。
根据相关文件,五个试点区的政府部门将组织实施老年人能力评估,通过招投标确定参与评估的社会单位。评估单位对老人进行能力评估,确定失能等级。经评估符合补贴条件的,将给与相应补贴。
补贴政策惠及的老人,主要包括三类老年人群体,分别是城市特困、农村“五保”中的失能老人和年满80周岁老人;低保或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年满80周岁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年满70周岁老人,都可以享受失能补贴。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补贴的第一前提是困难老人。试点区内无论是失能还是高龄老人,如果不符合经济困难老人的标准,不会纳入补贴范围内。
据了解,为困难老人发放的补贴金额,将由各区自行确定,每月原则上不低于300元。补贴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发放,补贴金仅限于在本市各失能照料服务单位消费。
对于评估后可以享受补贴的老人,补贴将打入养老卡内。由于此前全市80岁以上老年人都有高龄养老补贴,所以未来五个试点区的80岁以上困难老人将有两个特殊账户。一个为“养老账户”,用于发放取代纸质养老助残券的高龄补贴,每月100元钱,可到本市区域内所有养老助残服务单位处消费;另一个为“补贴账户”,用于发放居家养老补贴,仅可到本市区域内的失能照料服务单位处消费,购买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的起居照顾、专业护理、专业康复、针对性训练、营养膳食、日间照料、康复产品等服务,但不能在超市购买米面粮油及日用品。
评估申请由老人本人或者代理人提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由其代理人或监护人提出。同时,委托老年医疗机构建立评估质量督导体系,设立市和区评估质量督导中心,对社会单位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市民政局日前已下发公告,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失能照料服务单位。包括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养老照料中心、养老服务公司、居家养老服务公司、老年看护(护理)服务公司、老年用品公司、康复器械公司、家政服务公司等企业或社会组织,均可参与。
“失能补贴”
可购买7类
居家养老服务
1.预防保健
2.就医陪护
3.居家护理
4.精神关怀
5.生活照料
6.老年保险
7.康复产品
补贴3类老人
1、城市特困、农村“五保”中的失能老人和年满80周岁老人
2、低保或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年满80周岁老人
3、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年满70周岁老人
1、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中央财政按照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贴,目前为每人每月70元。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可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提高的部分由各地财政承担。
2、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每人每年最低缴费补贴标准为:缴100元补30元、缴200元补35元、缴300元补40元、缴400元补50元、缴500元及以上的补60元。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省级财政目前承担20元,其余部分由市、县财政承担,市、县承担比例由各市确定。有条件的市、县可在省里规定统一补贴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补贴,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所需资金由市、县负担。
3、对重度(二级以上)残疾人、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三级以上)后未再生育夫妻(女方年满49周岁)、节育手术并发症人员(三级以上)等缴费困难群体,县人民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缴费档次范围内确定标准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并按代缴养老保险费档次给予补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父母和落实绝育措施的农村双女父母参保缴费,各地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一)、缴费档次。北京市农村养老保险2023年缴费最低档次为1000元,最高档次为9000元。特别要说明北京市的缴费档次,它是在1000~9000之中居民选择任意档次进行缴纳。不像别的省市,他省市规定的有具体的缴费档次,北京市是规定在缴费区间。这是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相对于其他省地区居民养老的区别之一。
(二)、计算公式。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除以139加基础养老金。目前北京市农村居民养老的基础养老金2023年的标准为887元。
(三)、政府补贴。政府补贴即当年缴费,缴费当年的由政府补贴。1000元至2000元以下(不含2000元)标准的,每人每年补贴60元;选择2000元至4000元以下(不含4000元)标准的每人每年补贴90元;选择4000元至6000元以下(不含6000元)标准的,每人每年补贴120元;选择6000元至9000元标准的,每人每年补贴150元。
(四)、表中数值。表中数值是按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的但是没有把政府补贴计算到个人账户中。实际当中的具体金额比表中的数字略大。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