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养老金调整的顺序,一般都是在3月份的就有提及。
大约在每年的5月份,人社部、有关部门会将养老金调整测算,制定养老金调整通告并公布。因为养老金调整通告中都确定,各地要在5月底以前把当地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报人社部、有关部门备案,所以一般公布时间不会晚于5月底(当然公布时间和成文时间还是有所差别的)。
然后会经过一个月的沉默期,等到7月份的时候,各地会陆续公布养老金调整细则。一般是要求7月底前将养老金调整差额补发到位,所以公布时间也不会太晚。公布以后,一般没几天退休老人就可以领到养老金补差了。养老金会从1月份开始补差,一般是单独一笔发放,不会跟当月养老金混到一起。具体还需以当年方案公布消息为准。
辽宁养老金上涨的细则如下:
1、定额增加40元。
2、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1元,其中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
3、养老金挂钩调整比例0.8%。
4、艰苦边远地区多涨5元。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
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一、人员范围和时间
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法规办理退休(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包括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五七家属工”,不含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法规范围内的建国前参军的企业退休老工人),从2023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方案和标准
(一)定额调整
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35元。
(二)挂钩调整
1. 退休(职)人员符合国家、省法规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等折算年限,下同)每满1年(不足1年按1年计算,下同),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其中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5元。
2. 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按照本人2022年12月领取的统筹项目内月基本养老金(以下简称统筹内养老金)为基数,按0.7%的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倾斜调整
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基础上,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分别再按下列法规增加基本养老金:
1. 2022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含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再增加35元;年满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
2. 符合《关于印发〈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通告》(国人部发〔2006〕61号)法规范围内的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
3.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增加基本养老金,在和其他条件相同的退休人员同方案、同标准调整后,统筹内养老金总额低于调整后全省企业退休人员人均统筹内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该水平。
(1)定额调整:同一省份的所有退休人员统一增加一个同样的金额,这个金额一般是几十元不等。
(2)挂钩调整:根据个人的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进行计算。一般来说,缴费年限长的、工龄长的以及养老金水平高的人,在挂钩调整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涨幅,这也体现了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
(3)倾斜调整,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以多涨。
所以,养老金涨幅的确定因素包括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年龄和地区,并不只是养老金水平,还要考虑工龄、年龄和地区条件。
养老金具体计算公式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当地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是根据个人的缴费记录和利率计算得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则根据个人的退休年龄和死亡率等因素计算得出。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