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扶持政策补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粮食直接补贴:这是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而给种粮农民的一项政策性补贴。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中央财政对稻谷、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天然橡胶、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森林、青稞、牦牛、藏系羊,以及三大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给予保费补贴支持。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政策,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高农村改厕质量。
动物疫病防控:中央财政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强制扑杀和销毁、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工作给予补助,支持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对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净化、消灭过程中强制扑杀的动物、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的所有者给予补偿。
轮作休耕补助:主要用于支持双季稻和冬油菜生产发展及油菜扩种,资金测算分配到各设区市,具体补助标准由各地自行确定。
农机购置补贴:纳入牌证管理的机具机主需办理牌证注销手续,并凭有效的《回收确认表》申请补贴,补贴资金通过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
1、农机购置补贴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推进农业春耕备耕生产。近期,多地积极组织开展2022年享受农机购置补贴实地核查工作。
农机购置补贴,已经施行很多年了,大家对这个补贴应该都不会陌生,我们单从字面意思也能看出来,这就是针对购置农机的一种补贴。农机补贴的比例最高可达35%,一般公示30天内到账,每年发放两次,分别是春季和秋季。
2、实际生产者补贴
农作物实际生产者补贴,是为了弥补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粮成本增加,保障农民合理收益而发放的一次性农资补贴。补贴对象为实际种粮者,包扣承包土地种粮者、流转土地种粮者、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粮食实际生产者补贴一般为8月左右发放,每亩地的补贴标准为50-140元的样子。
3、农业保险补贴
自2007年中央财政提供农业保险补贴,将农业保险纳入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出台具体政策,制定农业保险计划符合国际惯例,不断改革和完善顶层设计更是激发农业保险制度活力的重要手段。
4、耕地深松补贴
补助作业区域内实际经营土地并自愿实施耕地深松作业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下简称土地经营者”)。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最高为25元/亩。各旗区可根据实际,进一步确定适合本地区的作业补助标准, 但同一旗县、同一种作业模式执行同一个补助标准。
5、耕地轮休补贴
主要用于支持耕地质量提升和粮食生产。轮作休耕补贴的具体标准为:轮作150元/亩,休耕不低于500元/亩,具体情况看各地政策,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领的,只补贴实际的生产经营者,而不补贴土地承包者。
6、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就是原来的农业三项合并的一种新型的耕地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推进农业三项补贴”由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由覆盖性补贴向环节性补贴转变,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7、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来看,小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都可以领取高标准农田补助,只是每个地区的政策不同,高标准农田补助存在一些差异。山东省将高标准农田补助提高450元,一亩能补贴1950元;安徽省高标准农田补助提高到2500元,2025年达到3000元以上。
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建立与耕地地力提升和责任落实相挂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重点鼓励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补贴对象转变为谁种地,补贴谁”。
在部分生态脆弱地区选择200万亩耕地探索休耕补贴,在东北17个县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促进耕地休养生息。
2.粮豆轮作补贴
将粮豆轮作补贴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粮改饲试点扩大到431个县1100多万亩,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其中镰刀湾”地区,玉米改种大豆每亩补贴100~150元。
3.农机购置补贴
中央财政支持的农机购置补贴对深松整地、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离田等用于绿色发展的农机具全面实行敞开补贴。
4.重金属污染治理补贴
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170万亩耕地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综合治理试点。
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补贴
以生猪、奶牛、肉牛养殖大县为重点,全面启动51个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试点,推动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
6.秸秆综合利用补贴
以东北地区和京津冀等9个省为重点,集中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整县推动农作物秸秆以农用为主的综合利用。秸秆还田每亩补贴25元左右。
7.深松作业补贴
以东北和华北等地区为重点,通过作业补贴支持完成1.5亿亩深松整地,加强耕地保护利用。
8.残膜回收利用补贴
在内蒙古、甘肃、新疆选择100个重点县推行地膜清洁生产,探索建立多种方式的残膜回收利用机制。
9.草原生态保护补贴
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适当提高禁牧和草畜平衡补助标准,覆盖草原38.15亿亩。对环境恶劣地区进行禁牧补贴,每年每亩补贴7.5元;对草畜平衡进行奖励,每年每亩奖励2.5元。
10.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补贴
中央财政连续支持河北省以黑龙港流域为重点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控制地下水下降速率。
11.渔业油价补贴
改革渔业油价补贴政策,支持捕捞渔民减船转产、海洋牧场建设、增殖放流等资源养护措施。
12.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补贴
支持100个县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支持农作物病虫害社会化服务,推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13.绿色信贷及专业化担保补贴
有效利用绿色金融激励机制,探索绿色金融服务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方式,加大绿色信贷及专业化担保支持力度,创新绿色生态农业保险产品。
14.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支持补贴
支持高产创建、良种良法、深松整地、施用有机肥、旱作农业等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方面。
15.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贴
支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产品流通和直供直销、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农业农村信息化等方面。
16.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补贴
培养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术技能的农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其率先开展绿色生产。
(1)要了解农业补贴怎么发的,从哪里可以知道都有什么补贴
国家农业补贴有其发放的规律,比如三项补贴改革后,通常集中在上半年发放;而一些扶持资金类的补贴往往集中在年中和下半年。还有一些地区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性的补贴,以及各省市地区补贴等,往往根据每个省和地区的不同情况有相应的发放时间。因此,想拿补贴,需要把补贴发放的规律及时间把握清楚。
获得补贴有三个途径:一是勤跑政府去询问,这对于一些地方性的政策比较有效,但一些国家层面的政策有时下达到地方需要一定的时间,不一定及时二就是多关注媒体报道,关注农业苑微信公众号,上网看相关网站.
(2)要及时了解动态,及时申请补贴
现在,地方官方网站都会将最新的政策、补贴向社会公布。大家要及时关注科技、发改、财政、农业、商务、林业、供销总社、水利、工信九大部委及其相关的省、市部门网站农业补贴类信息。
了解到最新补贴后,要结合自身条件,为自己挑选出最适合的补贴来。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种、养、加、餐饮结合项目、具有科技含量的农业项目等,这些类项目往往申报机会更多、资金数目更大。
此外,自己的项目也要及时通报给政府,并且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政府出面验收之前,务必准备充分,这样才能提高申报补贴的成功率。
(3)要了解什么样的申请,获得补贴的成功率大
申请材料很重要,一项合格的申请报告,可以使申请成功率提高70%。申请材料除了包括项目一般介绍外,还必须要突出几个重点,包括环评报告、规范的财务报表。
还有最重要一项,就是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现在国家特别重视带动性,很多补贴的设置初衷就是补给合作社、农企、家庭农场等组织,鼓励发挥组织的带动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
因此,在开启相关项目之前,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当地的情况做研究分析。看看怎样能在自己赚钱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外,项目本身是否环保,会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等也是要仔细考虑的因素。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