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保报销新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调整:2024年,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同时居民个人缴费增幅适当降低。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较上年增加30元和20元,每人每年分别不低于670元和400元。这是自2016年以来,个人缴费新增标准首次低于财政补助标准。
大病保险政策优化: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原则上不高于当地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医保叠加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达到当地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报销比例向高额医疗费用倾斜。
门诊保障政策:将参保居民在门诊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相关医疗费用纳入门诊保障,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合理提高住院分娩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
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工作: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不低于99%,常态化开展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进一步强化信息共享和部门间工作协同,积极引导慈善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障。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政策:全面推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使用政策落地落实。
医保报销,购药、门诊和住院适用不同的报销规定,具体根据当地实行标准为准。
1、购药
持卡人可以携带医保卡去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或者药店去买药,直接刷医保卡,值得注意的是购药不计入社会统筹,也就是说所有费用是走个人账户的,个人账户里面的钱用完后,必须要用现金支付。
不是每家药店都可以刷医保卡的,一定要是定点药店。
和药店购药不同的是,去社区医院购药,只要在医保目录里的药品,都可以享受补贴,通常比例为45%。
2、门诊
首先持卡人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医保卡,如果没有带的话是不享受的任何医疗报销的。
其次看完病之后一定要保存好医生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病历以及检查报告单,还有就是门诊收费的原件,一样都不能丢。
一般来说,年底去报销比较好结算,并且也方便,一定要带齐收藏好的资料到当地社保中心办理报销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即时办理。
但是要注意的是,申请人办理门诊医疗报销的时候,先要扣除社保年度内划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金额,剩下的部分才给予核算报销。
自费部分是可以累加的,如果你带着医保卡,通常医院会直接结算,不需要走报销流程。
3、住院
住院医疗报销是有一个起付线的,每个城市都不一样,所谓的起付线就是持卡人需要支付的费用,超过这个费用之后才可以报销。
报销的比例是根据各地情况以及项目情况而定的,但是住院时个人必须先预交医疗费押金,出院结账后多还少补。
但是未办理住院登记手续前发生的医疗费不纳入报销范围。
需要注意的三个点就是:起付线、限额、范围。
起付线已经解释过了,限额是指每个人一年可以报销的钱是有限的,如果看病超出了这个额度,也只能报销这一部分的。
范围是指只有医保范围内的用药及治疗方式是可以报销的,也就是常说的很多进口药社保不报。
像整容手术、体检、疾病护理、减肥美容、近视、牙科之类的都不可以报销。
医保报销制度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看病费用的开支有了报销制度之后得到了保障。但是医保还存在一些限制,比如一些进口药是无法走医保报销的,还比如一些特殊治疗方式无法报销的问题等等。
医保报销比例如下:职工医保的住院报销比例,住院费一千三百元至三万元之间的为85%;三万元至四万元之间的报销比例为90%,四万元至十万元之间的报销比例为95%,十万元至三十万元之间的报销比例为85%。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5%,二级医院6000以上报销比例为80%。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二次报销是指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新农合基础上引入商业保险,对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进行二次报销,一般情况下二次报销比例将不低于50%。报销比例将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计算,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报销比例越高。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