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未成年人,有以下几种合法且可行的创收途径:
1. 兼职工作:例如派发传单、担任服务员等简单工作,可在课余或周末时从事,也可以在家门口或学校周边进行。
2. 网络营销: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或个人博客推广产品或服务,吸引潜在客户并实现销售。
3. 摄影赚钱:将个人照片上传至图库网站,或通过拍摄获得佣金。
4. 家教服务:在家中教授他人学科知识或技能,如数学、英语、编程等,线上线下皆可。
5. 二手商品交易:通过网络平台或实体店出售闲置物品,如书籍、衣物、玩具等。
6. 创意创作:通过创作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获取稿费,可在线上或实体店销售。 尽管未成年人应以学业为重,但掌握知识和技能是未来创收的基石。
看情况:
其一、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打工,算是童工。
用人单位使用童工是违法行为。
所以,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可以打工;
其二、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打工,但是不能从事矿井、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
《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依据: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统称使用童工)。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
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我国已经明确规定禁止雇佣未达到法定工作日年龄的青少年工作者,然而这并不等同于全面阻止未成年人参与劳动活动。
对于已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他们与雇主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依法具有法律约束力。此外,在符合特定条件且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的情况下,某些文艺、体育或者特殊工艺领域的企业能与未成年人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判断用人单位与未成年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性应该从他们是否具有劳动者法定资格的角度进行分析。
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劳动者获得劳动权利能力以及行使相应行为能力的起始时间为年满16周岁。换言之,任何年龄低于16周岁的未成年人都不被允许具备劳动者的资格,因此雇主不能招用这些未成年人,同样地,即使确实与他们签订了劳动合同,由于他们并不具备劳动者资格,书面协议也不会产生法律约束力。
只有在取得文艺、体育或者特殊工艺相关审批程序并严格执行到位的前提下,少数单位如满足此项条件的单位才能招聘年满16周岁以下的少年工,其他类型的企业则不得从事此类工作。
《劳动法》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
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