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医保与不定点医保的区别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
1、医疗机构不同:定点医疗机构是指通过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过平等沟通、协商谈判、达成一致后,签订服务协议,名单中通常包括一些公立医疗机构和医疗设施、医疗技术及水平都相对较好的民营医疗机构,在资质和医疗服务上是比较有保证的。医保不定点医院则可能存在一些医疗技术和服务较次或者缺乏相关资质的医院,参保人在就医时需要仔细甄别。
2、报销金额不同:通常情况下,定点医院的报销金额是比较高的,而非定点医院的报销金额是比较低的,这还算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因为虽然在有些地区非定点医院也可以报销,但大部分非定点医院是不能够报销医疗费用的,基本需要参保人全部自费,也就是报销金额为零,这是医保定点和不定点最显著的区别。
3、结账方式不同:在医保定点医院就医,在结账时可以直接报销费用,补交报销以后的金额就可以了。在非定点医院住院的话,往往需要提前申请,否则可能无法报销,如果准予报销的话,通常也需要自己先垫付医疗费用,然后再去进行报销。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
第五条 以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中医诊所备案证的医疗机构,以及经军队主管部门批准有为民服务资质的军队医疗机构可申请医保定点:(一)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二)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妇幼保健院;(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站)、村卫生室(所);(四)独立设置的急救中心;(五)安宁疗护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院;(六)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可依托其实体医疗机构申请签订补充协议,其提供的医疗服务所产生的符合医保支付范围的相关费用,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与其所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按规定进行结算。
第六条 申请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应当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正式运营至少3个月;
(二)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且第一注册地在该医疗机构的医师;
(三)主要负责人负责医保工作,配备专(兼)职医保管理人员;100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应设内部医保管理部门,安排专职工作人员;
(四)具有符合医保协议管理要求的医保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等;
(五)具有符合医保协议管理要求的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和接口标准,实现与医保信息系统有效对接,按要求向医保信息系统传送全部就诊人员相关信息,为参保人员提供直接联网结算。设立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医用耗材、疾病病种等基础数据库,按规定使用国家统一的医保编码;
(六)符合法律法规和省级及以上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定点医院可以报销的费用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医疗类型(门诊或住院)、医院级别(一级、二级或三级)、起付线标准以及最高报销限额等。以下是对定点医院报销费用的详细解析:
一、门诊医保报销比例
门诊费用实时结算,无需报销,但前提是使用医保卡到门诊看病。
报销范围包括参保人员在个人选择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或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以及A类医院发生的普通门诊和急诊费用。
门诊起付线为一个自然年度内发生的普通门诊急诊费用累计超过1800元。
门诊医保报销比例:超过起付线1800元以上的部分,医院报销70%,社区报销90%。封顶线为2万元。
二、住院医保报销比例
报销范围同样包括参保人员在个人选择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或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以及A类医院发生的住院费用。
住院起付线标准:一个自然年度内首次住院起付标准为1300元,以后每次为650元。
住院医保报销比例:一级医院报销90%,二级医院报销87%,三级医院报销85%。住院累计报销限额为30万元。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