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6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如单位无故解除劳动合同须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87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单位在产上假之前辞退怀孕职工,应支付产假工资:产假128天×津贴或工资=数额;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第7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第8条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4条规定: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
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产假期间被公司辞退的赔偿标准不是法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孕期职工若遭遇解雇,可在终止劳动关系后一年内,向工作地点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
首先,应填写并提交完备的仲裁申请书,并根据被申请人数量提供相应份数的副本。
一、关于孕妇如何进行劳动仲裁的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孕妇必须向其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并且还应该根据被申请人数量提交相应的副本。在这份仲裁申请中,应明确记载着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具体的仲裁请求以及基于何种事实、理由提出请求。
二、欲了解孕妇申请劳动仲裁所需准备哪些文件资料:
1、一份详尽阐述仲裁请求及其理由的劳动仲裁申请书;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及相关复印材料;
3、若出现委托代理人情况,则需与当事人当面签署并提供《授权委托书》,该文书需明确标注委托事宜,同时附上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代理人是由律师事务所派遣的职业律师,就需要提供职业律师的证件复印件;如果代理人是普通民众,则需要提供与申请人的非付费代理协议以及与其间关系的法律支持文件;
4、被起诉方的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5、证明申诉者与被诉方具有劳动关系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账簿(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受到处罚或者被开除、解雇、解除或是终止劳动关系的通知或是批准书等等材料。申诉人在提交这些证明材料时,除了要附带原件之外,也需要提供各个复印件份数,审核之后原件将予以退还;
6、额外准备一式两份的《提交证据材料清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