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广告处罚如下:
根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1、先向工商局部门打电话咨询,看看是否遇到了诈骗,并且核实来电的真实性,在确认为真的投诉以后立即撤下违法或可能违法的广告页面。
2、然后可以寻找熟知《广告法》的人来判断被举报的内容是否真的涉嫌违法,如果涉嫌违法,立即准备一份专业的《行政处罚减免申请书》。
3、如果工商人员向商家索要相关材料,例如订单交易记录、营业执照等,千万不要着急准备材料,通过询问商法通的律师,建议是先找人摸清工商局掌握了哪些证据再进行应对。因此,第一次去,材料一定不要带齐,工商局那边想要调取该产品页面后台时,可以以“涉及公司机密”为由拒绝。
4、在了解了相关的事情以后,可以咨询工商那边是否可以协商处理,询问的态度一定要好,向工商表明自己有积极改正的决心,并询问工商局投诉者的联系方式,争取协商解决此事,一般情况下工商都会同意协商。
5、与对方协商时,可以协商要求对方撤诉,要求对方写一份《撤销举报承诺书》,商法通律师着重提醒在承诺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自认违法,对于违禁词方面也尽量模糊化处理。
新广告法禁用词如下:
1、标题通用类,避免出现主观色彩的字眼,第一、唯一等;
2、行业通用类,起价、最低价等;
3、社会生活类的禁用词,最佳、最好等。一、广告不得含有以下内容:
1、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等;
2、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3、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4、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广告有以下6种形式:
1、展示类,互联网展示类广告非常多样; 2、知识类,属于社会化营销的一部分; 3、原生信息流广告;
4、搜索类广告;
5、活动类;
6、社交类。总的来说,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也应当明确表示。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九条 广告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有表示的,应当清楚、明白;(二)广告中表明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附带赠送的,应当明示赠送的品种、规格、数量、有效期限和方式;(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广告中应当明示的内容,应当显著、清晰表示。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