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里的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比如,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造成轻伤、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果出现致人死亡等极其恶劣的后果,则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重罚。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相关量刑
如果卖假药的行为对身体健康没有侵害,但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则可能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销售假药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即可立案。
销售假药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危害公众健康,还破坏了市场秩序。为了打击此类犯罪行为,我国法律对销售假药的立案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具体来说,只要销售假药的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就可能构成销售假药罪,司法机关将对此进行立案追诉。
此外,即使尚未实际销售出去,但如果库存的假药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同样会被立案追诉。这一规定旨在防止犯罪分子通过囤积大量假药来逃避法律制裁。
一、举报方式
拨打12331进行举报。12331是国家食药监局要求各地开通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专门用于接受公众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举报。
除了电话举报外,还可以通过信件、互联网、传真、走访、手机短信等方式,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反映药品在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违法行为。
二、举报前的准备
保留有效证据。包括购买凭证、货物、货物样品、产品质量说明以及产品质量的鉴定等。这些证据是举报假药的重要依据,也是后续维权的关键。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举报前,建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生产、销售假药的相关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消费者维权的相关规定。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