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缴适用人群及年龄相关条件
60后:通常指1960年1月1日至196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年龄在51 - 60岁之间。
70后:是1970年1月1日至197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年龄在41 - 50岁之间。按照法定退休年龄,男性为60周岁,女工人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部分6070后已满足法定退休年龄。以下是与年龄相关的补缴条件:
截止2022年12月31日,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及以上的参保人员可以补缴,但最长补缴年限为10年,且补缴年限不得超过10年。
对于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情况,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员,补缴不超过15年;70周岁及以上人员,补缴不超过5年。
二、不同就业形式下的补缴要求
有单位的人员:可以在单位参加社保,单位人事部门的社保专员会负责统一为员工向社保机构缴纳社保费用。
灵活就业人员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等:
灵活就业人员和城镇个体工商户,以及县以上统筹地区社会保险部门确定的特殊人群等,应当由个人按照缴费基数的100%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缴纳。
按照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应按月缴费,一般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但如果是单位就业期间应缴未缴的社保费,由用人单位为个人办理补缴手续。用人单位申请为职工补缴应参保未参保工作时间的养老保险费的,补缴年限的起始时间早不超过当地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月,补缴基数和比例方面,应当以补缴时段对应期间职工本人工资申报缴费工资基数,按对应时段当地缴费比例和基数的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三、补缴年限及金额相关情况
补缴年限:
一般来说,社保能够补缴24个月(两年),不过部分地区允许一次性补缴5年,具体以当地法定为准。
如前面提到的截止2022年12月31日相关年龄对应的补缴年限限制等情况,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补缴年限的计算和操作。
补缴金额:补缴金额=补缴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应补年度缴费工资基数%应补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比例补缴系数,具体要以实际情况为准,没有一个固定的准确数值。
四、社保包含险种及缴费比例(参考信息)
社保包含五种保险,不同保险缴费比例不同: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为20%,个人缴纳比例为8%。
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8%,个人缴纳比例为2%。
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5%,个人缴纳比例为0.5%。
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8%,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2% - 1.9%,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6070后社保补缴的年龄限制主要取决于具体的补缴条件和政策规定。
6070后社保补缴的年龄限制和具体要求
截止日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参保人员可以进行社保补缴。
最长补缴年限:
60周岁及以上人员,补缴年限不超过15年。
70周岁及以上人员,补缴年限不超过5年。
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处理: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
社保补缴的相关背景和政策变化
近年来,社保补缴政策有所调整,主要是为了确保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打击违规参保现象。过去允许一次性补缴的做法,虽然看似便民,但实际上对社保基金的长期运行造成了冲击。因此,国家对社保缴纳期限提出了明确限制,取消了一次性补缴的政策。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补缴政策
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补缴年龄不得晚于65周岁。参保人在年满60周岁时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如果在办理退休手续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以申请延期缴纳,必须在65周岁之前缴满15年,否则只能办理退费手续。此外,补缴额度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