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北京买房政策
1、限购政策
本地户籍家庭:限购2套住房。
非本地户籍家庭:需连续缴纳5年社保或个税,限购1套住房。
离婚购房限制:离婚3年内购房的,按离婚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2、首付比例
首套房:普通住宅首付比例不低于35%,非普通住宅不低于40%。
二套房:普通住宅首付比例不低于60%,非普通住宅不低于80%。
3、贷款利率
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贷款利率根据央行基准利率和银行政策浮动,通常二套房利率高于首套房。
4、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标准
普通住宅: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建筑面积≤140平方米;
房屋单价或总价低于区域指导价。
非普通住宅:不满足上述任一条件的住宅。
5、房产税试点
北京作为房产税试点城市,对部分住房征收房产税,具体税率和免征面积根据政策执行。
二、2025年北京买房政策可能的调整方向
1、限购政策
可能会根据房地产市场调控需要,进一步优化限购政策,例如调整社保年限或放宽人才购房条件。
2、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可能会根据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情况,动态调整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3、普通住宅标准
可能会根据房价变化,调整普通住宅的认定标准,例如提高面积或总价上限。
4、房产税试点
房产税试点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完善,扩大征收范围或调整税率。
5、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
政策可能会继续支持首套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例如提供更低的首付比例或利率优惠。
一、购房资格
(一)京籍家庭
已婚家庭:除通州外,若家庭名下无房,可购买两套住房;若已有1套住房,可再购买1套。例如,张女士一家为京籍已婚家庭,名下目前仅有一套住房,那么他们还可以再购置一套房产用于改善居住条件。
单身家庭:包括未婚、离异、丧偶家庭,在京无房的情况下可购买1套住房。比如,王先生是京籍未婚人士,一直租房居住,符合购买一套住房的条件。
(二)非京籍家庭
在京无房且已连续五年在京缴纳社保或个税的,可购买1套住房。需注意的是,社保或个税的缴纳需连续,中间不能有断缴情况(因工作调动等特殊原因造成的断缴,补缴有效,具体可咨询相关部门)。例如,李女士从外省市来京工作,已经连续缴纳社保五年零三个月,且名下无房,她就具备在北京购买一套住房的资格。
(三)港澳台侨家庭
在京无房且在境内工作、学习和居留的,可购买1套住房。比如,香港居民林先生在北京工作多年,一直租房,满足在境内工作且无房的条件,能够在北京购置一套房产。
(四)外籍家庭
持有工作类或记者类签证在境内工作且无房的,可购买1套住房。例如,来自英国的约翰先生持工作签证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名下无房产,他符合在北京买房的条件。
(五)通州购房特殊要求
京籍家庭:需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才能限购1套通州区商品住房:
京籍无房家庭;
已有1套住房、落户通州3年(含)以上的京籍家庭;例如,赵先生一家是京籍家庭,在通州落户满四年,且家庭名下已有一套住房,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在通州再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已有1套住房、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京籍家庭。
非京籍家庭:若想在通州区购买房屋,在满足在京购房的基础上,还必须符合近3年在通州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要求。比如,孙女士是非京籍人士,在京工作并连续缴纳社保六年,且近三年在通州持续缴纳社保,名下无房,她具备在通州买房的资格。
不过,2024年2月6日北京市住建委宣布,在京无房的北京户籍居民家庭,或者与通州区相关企事业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非京户籍居民家庭,以及在京已有一套房的通州区户籍居民家庭,或与通州区企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北京户籍居民家庭,都能在通州区购买1套商品住房。新政取消了在通州落户或纳税、社保需满3年的要求。
(六)离婚购房特殊规定
自2021年8月5日起,夫妻离异的,原家庭在离异前拥有住房套数不符合北京市商品住房限购政策规定的,自离异之日起3年内,任何一方均不得在北京市购买商品住房。例如,京籍的陈先生和刘女士离婚前家庭名下已有两套住房,超出了京籍已婚家庭的限购套数,那么离婚后三年内,他们任何一方都不能在北京买房。若在《公告》发布前提交离婚申请,尚未正式办理离婚登记的,离婚后仍然按照原先的政策执行。
二、贷款政策
(一)商业贷款
首套房:通常首付比例不低于35%(在一些远郊区县可能会低至30%),贷款利率一般会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幅度的上浮,具体上浮比例由各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和借款人资质等因素确定。例如,在北京市区购买首套普通自住商品住房,房屋总价为500万元,按照首付比例35%计算,首付款需准备175万元,剩余325万元可申请商业贷款。
二套房:普通自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非普通自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80%。同时,二套房贷款利率也会相应上浮,一般比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10%-30%左右。假设购买一套总价800万元的非普通自住房作为二套房,首付需不低于640万元,贷款金额最多为160万元,且贷款利率会高于首套房贷款利率。
(二)公积金贷款
首套房: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贷款额度最高为120万元;购买其他自住住房,贷款额度最高为100万元。
贷款额度的计算会参考借款人的公积金缴存额、缴存比例、收入情况、房屋总价等因素。例如,王女士每月公积金缴存额为3000元,缴存比例为12%,其公积金贷款额度的计算会结合这些数据以及房屋总价等确定。
首付比例方面,购买政策性住房或中小套型普通自住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20%;购买非政策性住房或非中小套型普通自住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
二套房:
贷款额度最高为60万元。
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例如,李先生夫妇想通过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房屋总价为400万元,那么首付款至少要240万元,剩余160万元可申请公积金贷款,但由于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为60万元,所以李先生夫妇可能需要考虑组合贷款等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
此外,使用公积金贷款还需满足连续足额缴存公积金一定时间(一般为12个月)等条件,具体可咨询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三、其他要求
(一)购房资金来源合法合规
购房者需确保购房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使用非法集资、违规挪用资金等非法途径获取的资金用于买房。例如,不能通过参与非法集资项目获得资金来支付购房款,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也会对资金来源进行审查。
(二)遵守相关限购政策规定
在购买房屋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北京市的限购政策,不得通过伪造社保、个税缴纳记录,或提供虚假婚姻状况等手段骗取购房资格。一旦发现存在违规行为,不仅购房行为可能被认定无效,还可能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比如,曾有购房者通过中介伪造社保缴纳记录试图获取购房资格,被相关部门查处后,不仅无法购房,还受到了罚款等处罚。
(三)了解房屋产权及相关信息
在购买房屋前,要充分了解房屋的产权状况,包括房屋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可通过查看房产证、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等方式核实房屋产权信息。同时,还需了解房屋所在小区的物业情况、周边配套设施等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购房决策。例如,购买二手房时,要查看原房主的房产证,确认产权人信息是否一致,以及房屋是否存在抵押等问题;了解小区的物业服务质量、停车位情况、周边是否有学校、医院、商场等配套设施。
在北京,购房与落户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直接,其受到户籍身份、政策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不同情况下在北京买房与落户的相关情况。
一、京籍人士
对于京籍人士,包括集体户口在内,政策相对宽松。他们购买房屋后可以直接办理入户手续。不过,北京市针对京籍人士也有相应的限购条件,通常需要在房屋所在地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一定期限(一般为1年以上),并且在北京没有房产。同时,购房数量也有限制,例如单身人士(离异、未婚等)名下无房产时,只能限购一套;已婚人士以家庭为单位(夫妻双方与未成年子女)限购两套。
二、非京籍人士
购房不能直接落户
非京籍人士即便购买了房屋,也不能直接获得北京户口。北京由于人口接近饱和等原因,不适用买房即可落户的政策,而是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落户政策来提高落户门槛。
积分落户
非京籍人士可以通过积分落户的方式申请北京户口。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持有北京市居住证、在法定退休年龄以下、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7年、无刑事犯罪记录等。在满足这些申请条件的基础上,设有9项积分指标,分为基础指标(在京稳定就业、居住情况)和导向指标(教育背景、职住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纳税、年龄、荣誉表彰、守法记录)两大类别。
三、其他落户途径
除了积分落户,非京籍人士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北京户口:
投靠落户
夫妻投靠:外省市无业人员或农业户口的申请人,年满45周岁,结婚满10年,且被投靠人为本市非农业户口,在京有合法固定住所。
老人投靠子女: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5周岁,且外省市无子女,在京有合法固定住所。
子女投靠父母: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符合本市计划生育政策,父或母户口在京且有住房。
应届毕业生抢留京指标:应届毕业生可通过考取国家部委、在京公务员、在京大学生村官等途径获得北京户口。
考公务员:通过考取公务员职位获得北京户口。
人才引进:通过人才引进政策获得北京户口。此外,留学归国人员也可凭借该身份获得北京户口。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