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行法律规定下的合法利息上限
自2020年8月20日起,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基准。例如,若2025年3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LPR为3.5%,那么在此阶段,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即为3.5%×4=14%。这意味着,在该时期,若双方约定的民间借贷利率超过14%,当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时,人民法院将不会支持超出部分。
二、借贷行为发生时间与利息上限的关系
若借贷行为发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前,情况稍有不同。此时,可参照原告起诉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来确定受保护的利率上限。假设李先生在2019年5月向朋友借款,双方约定了利息,到2024年12月因利息支付问题产生纠纷,李先生起诉至法院,那么法院在判定合法利息上限时,会依据2024年12月当时的一年期LPR的四倍来确定。
三、其他费用与利息总和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利息本身,当事人约定的逾期利率、违约金及其他费用之和,同样不得高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比如,出借人与借款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当出借人一并主张这些费用时,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会予以支持。假设小张向小王借款,合同约定了逾期利率为每日万分之五,同时约定若违约需支付借款金额10%的违约金,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换算后对应的年利率为15%,经计算发现逾期利率与违约金之和超过了15%,那么超出部分将得不到法院支持。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明确法院管辖权是解决争议的重要前提。最新规定为民间借贷纠纷的管辖提供了清晰的指引,确保诉讼程序有序进行。
一、管辖确定的一般原则
民间借贷纠纷的管辖权通常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般情况下,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相对容易确定,对于公民而言,通常是其户籍所在地;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对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住所地为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二、合同履行地的确定
有约定的情况
如果借贷双方在合同中事先对合同履行地有明确约定,那么就按照约定来确定管辖法院。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约定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情况
若借贷双方对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又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这里需要分不同情况加以区分:
借款人起诉出借人:双方签订借款合同后,出借人未履行出借义务,借款人起诉要求出借人履行借款义务,此时借款人是接受货币的一方,借款人可以在其所在地对出借人提起诉讼。
出借人起诉借款人:双方签订借款合同并已经实际履行,然后借款人到期不进行偿还,出借人起诉借款人要求其偿还借款本息,则此时出借人为接受货币一方,出借人可以在出借人所在地对借款人提起诉讼。
三、管辖协议的效力
若借贷双方已经达成关于管辖法院的书面协议,并且该协议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那么就按照这个协议来确定管辖法院。这种约定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尊重了双方的意愿,也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和确定性。
四、管辖权异议的提出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当事人若要提出管辖权异议,需遵循以下要点:
法定期间提出: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通常是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
提交书面申请:需向受理案件的法院提交书面异议申请,申请书应清晰阐述异议的事实和理由,例如说明案件不应由该法院管辖的原因,可能是合同约定了其他管辖法院,或是根据法律规定应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等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受理。
法院审查:法院会对管辖权异议进行审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裁定。
五、管辖连接点的证据要求
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当事人立案时应当提交受诉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的证据。
公民经常居住地:当事人主张以公民经常居住地为管辖连接点的,需提供其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在经常居住地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证据材料,如公安机关出具的居住证、物业公司或街道办事处、居(村)委会出具的居住证明,房屋租赁合同、不动产登记证书等。
法人或其他组织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当事人主张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管辖连接点的,需提供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位于受诉法院辖区的证据材料,如房屋租赁合同、物业公司开具的证明、主要办事机构现场照片等。对于当事人主张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的证据材料,立案庭应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并结合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决策部门、行政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营业执照、税控机所在地等因素综合判断。
民间借贷是指个人之间或个人与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行为。如果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出借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以下是处理民间借贷不还钱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协商解决
1、友好沟通
首先与借款人进行沟通,了解其未还款的原因,尝试达成新的还款计划。
2、签订补充协议
如果借款人暂时无力还款,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明确新的还款时间、金额和方式。
二、催收手段
1、书面催收
向借款人发送书面催款通知,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还款。
2、委托第三方催收
可委托专业催收机构或律师进行催收,但需注意选择合法合规的机构。
三、法律途径
1、申请支付令
如果借贷关系明确,出借人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借款人还款。
2、提起诉讼
向借款人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判决借款人还款。
3、申请财产保全
在诉讼过程中,可申请法院对借款人的财产进行保全,防止其转移财产。
4、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法院判决后借款人仍不还款,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财产。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