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购房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项重大的经济挑战。公积金作为一项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在减轻购房负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那么,子女买房时可以提取父母的公积金吗?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遵循相应的规定。
一、可以提取的具体情况
未婚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购买普通自住住房
根据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未婚子女和父母共同生活,在购买普通自住住房时,父母能够提取本人公积金账户余额。这一政策为年轻购房者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使得他们在购房时能够借助父母的公积金支付部分房款,减轻购房压力。
子女贷款购房且父母参与共同还款
如果子女贷款购房,父母参与共同还款,可按照公积金还贷提取方式提取公积金。这种情况下,既可以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首付,也可以每年提取公积金来偿还贷款本息,进一步缓解了子女的经济负担。
公积金贷款条件
若要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申请公积金贷款前6个月需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并且借款人家庭没有尚未还清的住房公积金债务。例如,小李计划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他必须确保在申请贷款前的6个月内,公积金是连续正常缴存的,同时其家庭没有未还清的公积金债务。
二、提取公积金用于还贷的流程
提前还款流程
带好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贷款账号的证明材料和还款卡至柜台办理提前还款手续。
还款人填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前还清贷款申请书》并提供所需资料。
等待受委托银行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批。
去银行还款,并将提前还款表送到公积金中心存档。
正常还贷提取流程
首先需要向银行提出书面借款申请,并提交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表、房屋所有权证和契税完税证明等相关资料。接下来,签订借款合同及担保合同,以及委托扣款协议和开立账户。最后,经贷款行同意发放,即可支用贷款。
三、注意事项
主贷人与共同借款人规定
主贷人必须上房产证,共同借款人必须是主贷人的配偶或同户一年以上的直系亲属。这一规定确保了公积金贷款的使用符合家庭住房需求的原则。
贷款额度限制
购买首套住房或改善型第二套普通住房,2人以上参与贷款的,缴纳住房公积金可贷金额为100万元,缴纳补充住房公积金可贷金额为20万元,总计为120万元。同时,贷款额度要符合四个不高于的原则,即不高于按照借款人、配偶和共同借款人各自住房公积金账户储存余额的倍数(住房公积金余额的40倍、补充公积金余额的20倍)确定的贷款限额;不高于按照房屋总价款的比例确定的贷款限额;不高于按照还款能力确定的贷款限额;不高于最高贷款额度。
提取父母公积金的情况较多,以子女购房提取父母公积金为例,一般需要以下资料:
身份及关系证明
身份证:提取人和购房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关系证明: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等能证明父母子女关系的材料。若户口簿无法体现父母子女关系,可提供公安部门、公证部门出具的关系证明。
婚姻状况证明:如结婚证;未婚的需提供未婚证明或签署相关承诺书。
购房证明材料
购房合同: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提供登记备案的购房合同;购买再交易住房,提供购房合同(本市外购房)、不动产权证书;购买保障性住房,提供购房合同;购买拆迁安置房,提供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
付款凭证: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拆迁安置房,提供购房发票;购买再交易住房,提供契税完税凭证,若契税完税凭证无法体现购房金额,还应提供购房发票。
银行账户信息:提供父母名下的一类银行储蓄卡,用于接收提取的公积金。
此外,不同地区的公积金管理政策存在差异,可能还会要求其他材料,如首套房证明等。如委托他人代办,还需提供受托人有效身份证件、经公证的授权委托书等。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以准备齐全所需材料。
提取公积金较为简单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与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除身份证、银行卡外,无需其他资料,只要公积金账户封存 6 个月以上,就可以提取原单位下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
无房户支付房租:准备身份证、银行卡、婚姻状况证明即可,每年提取一次,以后每次提取须间隔 12 个月以上。
正常退休:达到退休年龄(男性 60 岁,女性 50 岁或 55 岁)退休的准备身份证、银行卡即可提取;未达到退休年龄退休的需另外提供退休证或退休批文。
正在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准备身份证、银行卡,再凭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就可提取。
此外,部分地区支持线上提取,通过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官方网站、手机 APP 或支付宝等平台进行操作,不用前往线下网点,也比较方便快捷。例如北京,符合条件的缴存人可通过北京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系统、北京公积金 APP 或京通小程序申请无发票租房提取,在线填写信息、上传必要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即可完成提取。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