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和农村合作医疗有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医疗保险待遇不能重复享受:社保中的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都是为保障个人医疗需求设立的制度。参保人在发生医疗费用时,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报销,不能同时享受两项待遇。
养老保险存在冲突:如果同时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在达到退休年龄后,也只能领取一份养老金。
两者还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
参保对象:
社保:主要针对有正式工作的职工,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具有一定强制性。此外,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符合条件的人群也可参加。
农村合作医疗:主要面向农村居民,以家庭为单位整户参加,是自愿参加的。
缴费方式:
社保: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一般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费金额与工资水平相关,工资越高,缴纳的社保费用越多。
农村合作医疗:采用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缴费标准相对较低,每年费用通常在几百元左右,各地根据自身情况设置缴费档次。
保障范围:
社保: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提供全面的保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广泛,涵盖住院费用、门诊费用、生育补助等,还可在药店购药,全国范围内均可使用。
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提供基本医疗保障,侧重于大病统筹,对一些常见疾病门诊也有一定报销,但报销目录相对社保医保目录窄一些。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住院费用报销,少部分区域适用于门诊就医。
报销比例:
社保:报销比例较高,一般在 70%-90% 之间,具体比例视医院等级而定。在大医院就诊时,能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一般在 50%-70% 之间,乡镇医院报销比例较高,县级以上医院报销比例较低。
鉴于社保的保障范围更广、报销比例更高,建议有条件参加社保的人员优先选择社保,已参加社保的可考虑停掉农村合作医疗,避免重复缴费。
一、参保对象不同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主要针对农村户口的居民。该政策以家庭为单位,要求整户参加,目的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缓解农民的经济压力,保障农民的基本卫生服务。而社保的参保对象为在职职工或城镇居民。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要求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同时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也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
二、保障期限不同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交一年保一年,农民每年需按时缴纳费用,才能在当年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待遇。如果中断缴费,下一年就无法获得保障。而社保中的医疗险则要求持续缴纳最少15年,参保人员在满足这个条件后,就可以享受终身医保待遇。
三、缴费方式不同
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自愿参加,其资金筹集采用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缴费标准有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等多个档次,各个地方会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设置缴费档次,原则上多缴多得。社保中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通常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并且,用人单位缴费率和职工本人缴费率会随着经济发展进行相应调整。
四、报销方面差异
报销比例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例如,在县内一级医院费用补助为100元,报销比例是60%;二级医院补助200元,报销比例50%;县外医院补助500元,报销比例40%。普通门诊核准医药费一级医院报销40%,二级医院报销30%,三级医院报销20%,实报资金封顶2000元。而社保中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除了享受个人账户费用门诊包干外,还能享受住院医疗、大病补助以及特殊病种医疗费用的包干待遇。
个人医保账户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没有个人医保账户,参合农民个人账户的钱目前只能在自己县区的基层使用。而社保中的医疗保险有个人医保账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在各个区域随时报销。如果跨区域看病,需要先到医保部门备案,自费后再进行报销。
报销范围
农村医保费用补助在不同级别的医院有所不同。而社保的报销范围相对更广,保障更为全面。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