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狗咬人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赔偿的法律问题。了解狗咬人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和明确狗主人的责任至关重要。
一、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
一般情况
根据《民法典》第1245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里的动物饲养人通常指动物所有人,而动物管理人是指动物实际占有控制人。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狗咬人要找狗主人进行赔偿。
特殊情况
未采取安全措施:如果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此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且法条没有规定任何减轻及免责事由,这属于绝对责任。
动物遗弃、逃逸: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三人过错: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二、赔偿范围的界定
人身损害赔偿
医疗费用:涵盖了医药费、住院费以及未来可能的治疗费用,如康复费和整容费等。被狗咬伤后,打狂犬病疫苗和球蛋白的钱,以及后续治疗费用都在赔偿范围内,这些费用应以实际发生的发票为准。
误工费用: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
护理费用:如果受害者需要他人护理,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交通费用:因就医产生的交通费用,也应由狗主人承担,同样以实际发生的发票为准。
营养费用:根据受害者的伤情,合理的营养补助费用也在赔偿范围内。
住院期间的餐补费用:如果受害者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的餐补费用也可要求赔偿。
三、财产损害赔偿
如果被狗撕咬坏了衣物等财产,狗主人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金额以财产的实际损失为准。
四、精神损害抚慰金
因被狗咬伤,受害者精神上蒙受痛苦的,可以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但具体数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斟酌确定,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数字化标准。
五、赔偿的处理方式
协商解决
发生狗咬人事件后,双方可以首先尝试通过协商来解决赔偿问题。由于采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赔偿额通常会受到一定限制,而且原告不得主张惩罚性赔偿。在协商过程中,对赔偿数额的确定,应考虑到经济发展、物价不断上升等因素。
调解解决
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也可以通过派出所或当地村委、居委进行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诉讼解决
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受害者可以起诉狗主人要求损害赔偿,通过法院判决确定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同时,通过法院判决也能为将来万一患狂犬病保留司法证据。
狗咬人向法院起诉的流程如下:
1、收集证据:收集能证明狗咬人事实及自身损失的证据。如受伤部位的照片、视频,现场的监控录像;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发票、费用清单;若有目睹狗咬过程的人,需获取证人证言;与狗主人就赔偿问题沟通的记录,如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
2、确定被告:一般情况下,狗的饲养人或管理人是被告。如果狗是有主人的家养宠物,要明确其主人身份,包括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若不清楚狗的主人,可通过询问周边居民、查看监控、联系动物管理部门等方式确定。
3、撰写起诉状:写明原告(受害人)和被告(狗主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明确诉讼请求,如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详细描述狗咬人事件的发生经过、时间、地点,以及由此给自己造成的身体伤害和精神痛苦等事实与理由。
4、确定管辖法院:通常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例如,狗咬人事件发生在某个区,或者被告居住在某个区,那么该区域的基层人民法院就可能是管辖法院。
5、提交起诉材料:将准备好的起诉状、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若符合立案条件,会通知原告在七日内交纳诉讼费用,原告交费后正式立案。
6、法院送达与被告答辩: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和应诉通知书。被告在收到起诉书副本后,应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进行回应。法院会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给原告。即使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也不影响案件的审理进程。
7、庭审准备与开庭审理: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后,会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庭审过程包括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等环节。法庭调查阶段,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证据材料。法庭辩论阶段,原告、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就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充分的阐述和辩论。
8、判决与宣告:庭审结束后,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进行调解的,法院还会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法院将及时作出判决并宣告。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此外,需要注意起诉应在诉讼时效内进行,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