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九条,公职人员包养情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可开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十条指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实施严重违反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行为的公职人员,也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包括开除。此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也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违纪处分作出了相应规定。
不同情节的处分情况
情节较轻
如果公职人员出轨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重大影响,通常会受到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等处分。例如,出轨行为未被广泛传播,未对单位声誉和社会风气造成明显损害,且当事人能够认识错误并积极改正,可能会给予相对较轻的纪律处分。这些处分虽不会导致开除公职,但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在考核、晋升等方面受到限制。
情节较严重
若出轨情节较为恶劣,可能会面临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比如,出轨行为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负面评价,或者对所在单位的形象造成了较大损害。这种情况下,公职人员的职务级别可能会被降低,工作岗位也可能会被调整。
情节严重
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公职人员有可能被开除公职。比如,公职人员包养情人,或者出轨行为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导致他人家庭破裂、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等,严重违反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形象和公信力,就可能会被给予开除处分。
综合分析与结论
国家公职人员出轨不一定会被开除公职,但一定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处分的轻重取决于出轨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当事人的认错态度等因素。因此,公职人员应时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形象和公职人员的公信力,以更好地履行服务人民的职责。
公职人员代表着国家形象,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其行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公职人员出现出轨行为时,在不同情形下会有不同程度的处理结果,以下几种情形可能会导致被开除:
1、情节极其恶劣
若公职人员的出轨行为不仅违背了婚姻道德,还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负面反响,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如出轨事件引发大规模的公众谴责、严重损害了政府部门或所在单位的形象等,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被开除。比如出轨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导致民众对公职人员群体产生信任危机。
2、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当公职人员在出轨的同时还涉及到其他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时,会面临被开除的处罚。例如,若公职人员为了维持与第三者的关系,利用职权为第三者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不仅违反了职业道德,还触犯了相关法律规定;或者公职人员涉及吸食、注射毒品,组织、支持、参与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等行为,依据相关法律,都将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3、包养情人
包养情人是一种严重违反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对于公职人员而言,一旦被证实存在包养情人的情况,通常会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这表明了国家对于公职人员道德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不允许这种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出现在公职队伍中。
4、拒不承担家庭义务
如果公职人员在出轨后,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对家庭成员不管不顾,严重损害了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也属于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也可能会被给予开除处分。
公职人员出轨的处理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来确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纪处分:若公职人员为中共党员,其出轨行为违背公序良俗、违反社会公德,可能违反党的纪律。党组织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党纪处分。例如,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者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从重处分。
2、政务处分:公职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其出轨行为若造成不良影响,违反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所在单位或相关部门可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规定,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例如,有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3、单位内部处理:单位可根据自身规章制度,对涉事公职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调整岗位、降职降薪等处理,督促其改正错误。若出轨行为引发其他违法犯罪问题,如重婚等,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且单位通常会依法给予开除公职的处分。
4、社会舆论影响:公职人员代表着国家形象和公共利益,其行为受到社会广泛监督。出轨行为若引发公众关注,可能引起社会不良反响,损害政府公信力,所在单位可能出于形象等方面的考虑,对其作出进一步的处理。
5、民事责任:在民事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夫妻应互相忠实,婚内出轨违背忠实义务。因出轨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财产分割时会倾向于无过错方。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