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这里的“情节严重”是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要素,一般来说,包括给消费者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多次实施虚假广告行为等情形。
一、罚金标准的法律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一规定明确了虚假广告罪的量刑范围以及罚金的适用方式。
二、罚金标准的具体情况
自然人犯罪
对于自然人犯虚假广告罪的,法院会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决定罚金的数额。如果犯罪情节相对较轻,可能会单处罚金;若情节较为严重,则会在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同时,并处罚金。具体的罚金数额并没有明确的固定标准,法院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虚假广告的影响范围、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大小、犯罪人的违法所得等。例如,虚假广告涉及的商品销售额较大,或者导致众多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那么罚金数额可能会相对较高。
单位犯罪
当单位犯虚假广告罪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单位的罚金数额同样会根据单位的违法情节来确定,可能会参考单位因虚假广告获得的非法利益、虚假广告对市场造成的破坏程度等因素。同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影响罚金标准的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提到的犯罪情节和违法所得等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虚假广告罪的罚金标准。例如,犯罪人的悔罪表现,如果犯罪人在案发后主动认罪、积极赔偿消费者损失、配合司法机关调查等,法院在量刑和确定罚金数额时可能会适当从轻考虑。相反,如果犯罪人拒不认罪、逃避责任,可能会面临更重的处罚和较高的罚金。
广告费用可计算的情况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违法广告法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若广告费用能够计算,处罚有不同标准。对于广告主而言,如果只是一般的虚假广告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例如,某广告主的广告费用为 10 万元,那么其可能面临的罚款就是 30 万元到 50 万元之间。但如果该广告主在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此时该广告主可能面临的罚款就是 50 万元到 100 万元之间。
对于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若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明显偏低的情况
当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时,处罚也有相应规定。一般情况下,会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而如果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比如,一些小型商家通过非正规渠道发布虚假广告,难以准确核算广告费用,就可能会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处罚。
单位犯罪的罚金计算
如果是单位犯虚假广告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自然人犯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在确定单位的罚金时,同样会综合考虑上述广告费用计算的情况以及单位的违法情节等因素。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