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灭火器检查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各类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检查、维护与管理,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能有效发挥作用,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初起火灾,以及带电设备、精密电子仪器、贵重设备的火灾。但不宜在室外刮大风时使用,在窄小和密闭的空间使用后,要及时通风或人员撤离现场,以防窒息。
二、灭火器分类及规格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总重量小于或等于 28kg,常见规格有 2kg、3kg、5kg、7kg 四种。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总重量大于 28kg,常见规格有 20kg、25kg 两种。
三、检查周期
日常检查
每日应对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外观检查,查看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变形、腐蚀等情况,确保灭火器放置位置固定且便于取用。
定期检查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深度检查,每年由专业机构进行一次检测和维护。
四、检查内容与方法
外观检查
筒体外观:查看筒体表面是否有裂纹、变形、凹陷、腐蚀等缺陷,如有严重损坏应立即报废。检查筒体油漆是否有脱落、变色等情况,若影响到筒体的防护性能,应及时进行补漆处理。
配件完整性:检查灭火器的阀门、压力表(部分手提式可能无压力表)、喷筒、手柄、保险销等配件是否齐全、完好。阀门应操作灵活,无卡滞现象;保险销应完好无损,铅封应完整。若发现配件损坏或缺失,应及时更换。
标识检查:查看灭火器上的标识是否清晰,包括型号、规格、充装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适用范围等信息。若标识模糊不清或缺失,应及时更换标识牌。
压力检查
有压力表的灭火器:若二氧化碳灭火器配备压力表,观察压力表指针位置。指针指向绿色区域表示压力正常;指针指向红色区域表示压力太低,需进行充装;指针指向黄色区域表示压力过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应进一步检查并处理。
无压力表的灭火器:对于一般没有压力表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可通过秤重来检查压力是否充足。空的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重约 6 公斤,充满气体的钢瓶重约 8.5 公斤。若重量明显低于标准值,说明压力不足,需进行充装。
密封性检查
检查灭火器各连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可采用涂抹肥皂水的方法,在阀门、接口等部位涂抹适量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说明存在泄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密封件。
喷射性能检查
定期(每半年)进行喷射性能测试,但测试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并选择合适的场地。测试时,将灭火器提到空旷且无易燃物的地方,拔掉保险销,开启阀门,观察二氧化碳喷射情况。喷射应流畅、均匀,射程和喷射时间应符合产品规定。若喷射不正常,应及时检修或报废。
五、充装与维护
充装要求
进行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充装时,必须选择有资质的专业机构,确保操作符合行业标准和安全要求。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二氧化碳灭火剂进行充装,并详细记录充装日期、灭火剂类型及其有效期等信息,以便日后查阅和管理。
维护保养
1、保持灭火器清洁,定期清理表面灰尘和污垢。
2、存放环境应干燥、通风,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和靠近热源。
3、严禁私自拆卸、改装灭火器,以免影响其性能和安全性。
报废标准
1、灭火器筒体的强制报废年限为 12 年,达到该年限应立即报废。
2、筒体严重变形、有裂纹或腐蚀严重,无法保证安全使用的。
3、经专业机构检测,灭火器的性能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无法修复的。
4、灭火剂超过有效期,无法正常使用的。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首次换药剂是 2 年,后期灭火剂的更换期为 1 到 2 年。
二氧化碳灭火器检查步骤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检查需定期进行,确保其处于有效可用状态,以下是具体检查步骤:
一、外观检查
1、标识与压力检查
压力指针:查看压力表,指针应在绿色区域(正常压力范围)。若指针在红色区域(压力不足)或黄色区域(超压),需及时维修或更换。
筒体标识:确认灭火器筒体上的铭牌清晰,标注有生产日期、型号、灭火级别、使用方法等信息,且在有效期内(一般为 12 年,具体以产品说明为准)。
2、筒体与配件检查
筒体外观:检查筒体是否有变形、损伤、腐蚀、裂缝等缺陷,尤其是底部和喷嘴连接处。
喷嘴与喷管:确保喷嘴无堵塞、变形,喷管无裂纹、老化或破损,连接部位牢固。
保险装置:保险销应完好无损,铅封或塑料封条未被拆除(未使用过的标志)。
二、功能检查
1、操作机构测试
轻轻拔掉保险销,检查提把、压把是否灵活,无卡阻现象。
按下压把,感受操作力度是否正常(不可完全按下,避免误喷)。
2、密封性测试
检查阀门是否关闭严密,无气体泄漏迹象(可通过称重法辅助判断:二氧化碳灭火器每年允许泄漏量为总重的 5%,若重量减少超过此标准,需重新充装)。
三、环境与存放检查
1、存放环境
检查存放位置是否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温度在 - 10℃~55℃之间(避免高温或低温影响性能)。
灭火器应摆放稳固,便于取用,且无遮挡物阻碍紧急使用。
2、定期维护记录
查看维护保养记录,确认是否按规定周期(通常每半年一次)由专业机构进行压力检测、筒体强度测试等。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电气设备(600V 以下)及精密仪器等火灾,使用时需注意安全,避免冻伤或窒息。
一、使用前准备
识别火灾类型:确认火灾属于可扑救范围(如电气火灾、液体火灾等),不可用于扑救金属火灾(如钾、钠、镁等)。
做好防护措施:
佩戴防护手套(防止喷嘴结冰导致冻伤),若火势较大或空间封闭,需佩戴防毒面具(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窒息)。
确保自身处于上风向,避免吸入烟雾或二氧化碳气体。
二、具体操作步骤
提拿灭火器:提起灭火器(注意避免横卧或倒置,防止驱动气体泄漏),迅速赶赴火灾现场。
拔掉保险销:用手握住压把,拔掉保险销(通常为塑料或金属销子)。
对准火源根部:距离火源约 2~3 米处站稳,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即燃烧物表面)。
按下压把喷射:按下压把,二氧化碳会以雾状喷出,左右摆动喷嘴,覆盖整个燃烧区域,直至火焰熄灭。
三、注意事项
避免冻伤:喷射时喷嘴会因低温结霜,严禁用手直接触碰喷嘴或喷管。
防止窒息:在密闭空间使用后,需及时通风,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缺氧。
复燃防范:灭火后需持续观察现场,防止复燃(尤其是液体火灾)。
禁止带电超压操作:扑救电气火灾时,需先切断电源(电压超过 600V 时,需专业人员操作)。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