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所得类型及对应税率
在 2025 年,股东分红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根据不同情况有着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这意味着,无论是企业分红还是其他形式的分红,个人所得部分均需按照此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如,个人从非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红,就直接按照 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若某股东从非上市公司获得 10 万元的分红,那么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100000×20% = 20000 元。
特殊情况 - 上市公司分红税率优惠
不过,对于个人股东从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红有特殊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02 号)规定,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 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也就是实际税率为 10%。例如,某股东从上市公司获得 10 万元的分红,其应纳税所得额为 100000×50% = 50000 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50000×20% = 10000 元,实际税率为 10000÷100000 = 10% 。
总结税率表
分红来源 |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 税率 | 实际缴纳税额计算示例(以 10 万分红为例) |
---|---|---|---|
非上市公司 | 每次分红收入全额 | 20% | 100000×20% = 20000 元 |
上市公司 | 每次分红收入×50% | 20%(实际 10%) | 100000×50%×20% = 10000 元 |
股东在取得分红收入后,应依法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申报时,需将分红收入与其他应税收入一并申报,并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缴纳时,需将计算得出的税额及时足额缴纳至税务机关指定的账户,以确保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
股东分红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规定如下:
一、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 = 分红收入 × 适用税率
说明:
分红收入:股东实际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税后利润分配,即企业已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
适用税率:统一为 20%(属于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税项目,适用比例税率)。
二、具体计算示例
案例:某股东取得分红收入 10 万元,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 = 100,000 × 20% = 20,000 元
实际到手分红 = 100,000 - 20,000 = 80,000 元
三、特殊情形说明
1、上市公司分红的差异化税率(适用于 A 股)
持有期限≤1 个月:税率 20%;
1 个月<持有期限≤1 年:税率 10%;
持有期限>1 年:免征个人所得税。
注:该政策仅针对上市公司股票分红,需根据持股时间计算,非上市公司不适用。
2、外籍股东免税政策
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需符合相关规定)。
3、个人独资企业 / 合伙企业分红
这类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股东分红按 “经营所得” 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 5%-35% 超额累进税率,而非 20% 比例税率。
四、纳税义务与扣缴
1、扣缴义务人:公司作为分红支付方,需代扣代缴股东个人所得税,在分红时直接扣除税款并申报缴纳。
2、申报时间:扣缴义务人需在次月 15 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五、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02 号)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场景的税务处理,建议咨询税务机关或专业财税人员。
股东分红个人所得税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退税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误缴或多缴税款:如代扣代缴时税率适用错误,本应免税但被扣税,或者出现重复缴税等情况,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专项扣除未申报:若存在符合条件的捐赠支出、大病医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未在预缴时申报,导致多缴税款,可在年度汇算时补充扣除并申请退税。
税收政策优惠: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 1 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此前已按规定预缴了税款,可申请退税。
如果符合上述退税情形,纳税人可优先通过网上税务局(包括手机个人所得税 APP)办理退税。不方便通过上述方式办理的,也可以通过邮寄方式或到办税服务厅办理。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