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强制执行后对方仍不还钱,可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调查财产线索:法院执行机构会全面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包括房产、车辆、存款、投资等。申请人也应积极提供线索,如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财产线索,应立即向执行法院报告,法院可对其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进而拍卖、变卖以清偿债务。
2、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法院可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使其不能乘坐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不能入住星级酒店等高消费场所,迫使其履行还款义务。
3、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法院可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向社会公布,使其在贷款、出行、就业、经营等诸多方面受限,督促其积极还款。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以及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
4、司法拘留:对于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法院有权对其进行司法拘留,每次拘留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五日,通过这种强制手段让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5、追究刑事责任: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以放弃债权、虚假转让等方式恶意处分财产权益,致使判决无法执行的,或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履行的,都可能构成该罪。
6、执行悬赏:申请执行人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悬赏,由法院向社会发布公告,对于提供被执行人下落或财产线索,并据此线索取得实际执行效果的,按照公告确定的条件和标准给予举报人一定奖金。
如果强制执行时对方名下没有财产,可通过申请调查财产线索、追加被执行人、关注财产变动等方式来处理,具体如下:
申请调查令:向法院申请调查令,由律师持令调查对方名下财产状况,包括银行账户流水、房产登记信息、车辆登记情况等,看是否存在隐匿财产的情况。
追加被执行人:如果被执行人是公司,可调查其股东是否存在未足额出资、抽逃出资等情形,若存在,可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要求其在未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如果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且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可申请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调查配偶财产:如果被执行人所负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可另行起诉被执行人配偶,要求其承担共同还款责任。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关键在于债务是否基于夫妻共同意思表示,或是否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共同生产经营。
采取限制措施:申请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限制其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入住星级酒店等,同时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使其在贷款、出行、经商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
关注财产变动:申请法院定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一旦发现其有新的财产线索,如获得新的收入、继承财产等,及时申请恢复执行。申请人自身也应积极留意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发现线索后立即向法院报告。
行使撤销权:如果被执行人在执行前存在无偿处分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债权人可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1 年内,通过向法院提起撤销权诉讼,撤销其财产处分行为,追回财产用于偿债。
申请司法审计: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申请对被执行人进行司法审计,通过审查其财务账目,查明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和财产流向,挖掘潜在的可执行财产。
一般情况下,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在六个月内开始执行。但实际执行时间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案件复杂程度:若案件涉及多方当事人、大量财产调查或存在争议事项,执行时间可能延长。若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清晰且易于执行,执行启动可能较快。
法院工作安排:不同地区法院的案件受理数量、执行资源配置等存在差异,若法院当时受理的强制执行案件较多,执行资源相对紧张,可能会在申请后的几天内逐步安排执行,不会立刻开始针对某一个案件执行。
紧急情况:对于情况紧急的案件,比如需要立即采取保全措施防止财产转移等,法院会及时执行,不受六个月期限限制。
如果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