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医保的报销金额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备案情况、就医类型、医院级别等,具体如下:
1、备案情况影响:
异地长期居住备案:报销比例和参保地完全一样。例如,参保地住院报销比例为80%,异地长期居住备案后在异地住院也能报80%。
转诊转院备案:报销比例通常比参保地降低10%左右。若参保地报销比例为80%,则异地转诊转院后报销比例为70%。
临时外出就医备案(非急诊):报销比例比参保地降低20%。如参保地报销80%,临时外出就医备案后异地报销比例为60%。
2、就医类型影响:
住院:多数地方住院报销比例相对较高,如河南职工医保在省级医院住院能报82%以上。
门诊:门诊慢特病异地报销比例相对较低,可能只有50%左右。
医院级别影响:医院级别越高,报销比例往往越低。以河南为例,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100元,报销比例能到90%;县级医院起付线200元,比例略降;到了省级医院,起付线400元,比例82%左右。
此外,异地就医还遵循“就医地目录+参保地待遇”原则,甲类药能全额按比例报,乙类药要自付10%-30%后再报,丙类药完全自费。同时,只有去医保联网的定点医院,才能直接结算或手工报销,去非定点医院,报销比例可能会再降10%-20%。
异地就医医保报销主要有直接结算和手工报销两种方式,具体如下:
1、直接结算:
办理备案:参保人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需提供居住证明等材料,异地临时外出就医人员需提供转诊转院证明等材料,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备案,无需额外提交材料。
选择定点医药机构:备案成功后,参保人员需选择异地已开通异地联网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就医购药。
持码(卡)就医:参保人员在入院登记、出院结算和门诊结算时均需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即可在就医地直接结算医药费用。
2、手工报销:
准备材料:基本材料包括医保电子凭证或有效身份证件或社会保障卡、原始收费票据、费用明细清单、病历资料等。如果是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可能还需要提供居住地相关证明材料;异地急诊人员需要提供急诊相关的病历记录和诊断材料等。
提交申请:参保人员可通过医保云平台或相关小程序提交报销材料预审,预审通过后将材料邮寄到指定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也可向就近的医保经办机构综合窗口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审核与处理: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收到申请材料后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真实有效,并核算报销金额。审核通过后,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确定报销金额,并将报销款项拨付至个人账户或以其他方式支付。
异地就医医保备案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办理,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线上备案:
微信公众号:例如可以关注“厦门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进入【服务大厅】,在首页点击【异地就医备案】,根据提示填写信息并提交申请,即可完成备案,备案即时生效。也可以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办理,进入小程序后,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照提示选择备案类型、填写备案信息、上传相关材料等,完成备案申请。
手机APP:登录闽政通APP,依次点击【医保服务-异地就医备案】,根据提示填写信息并提交申请,即可完成备案。此外,还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进行备案,下载安装后,注册登录账号,点击“异地备案”,选择“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照流程填写信息、上传材料即可。
政务服务网:登录“福建医保服务平台”,进入个人网厅,依次点击“我要办-异地就医备案登记”,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完成备案。
二、线下备案:可以就近前往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使用自助机,按照“医保服务-业务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流程办理。也可以前往市医保部门线下各医保经办窗口、医院医保服务站、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或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咨询办理。
需要注意的是,参保人员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时原则上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直辖市,就医地为海南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需备案至就医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时,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备案,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