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职工社保缴费规定因参保类型、缴费年限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养老保险:
在职职工:社保缴费满15年后,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继续为职工参保缴费。达到待遇领取条件后,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保,缴满15年后是否继续缴费,可以自由选择。
二、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已到退休年龄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仍需要每年缴纳居民医保,终身按年缴费。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已到退休年龄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若缴费年限不足(男性缴满25-30年,女性缴满20-25年,以各地市医保政策为准),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一次性补缴: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按参保地规定一次性补缴所差年限的医疗保险,之后即可终身享受退休人员医保待遇。
继续按月缴费:以在职人员身份,继续按月缴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直到缴满规定年限。
转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可选择转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按年缴费,但报销待遇通常会低于职工医保。
此外,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若在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已经参保缴费,延长缴费5年后还不够年限,可一次性缴费到满15年;在《社会保险法》实施后参保并缴费的,需继续缴费至满15年后再领取养老金。
职工退休社保办理手续因地区、退休类型(正常退休、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等)有所差异,以南通、河南等地为例,一般需要以下手续:
一、申请材料准备
正常退休:需提供职工个人档案材料;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养老保险手册或参保缴费凭证;一寸或两寸的证件照两张。此外,还需填写相关表格,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间申请书》《企业职工退休审批申请表》等。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除了正常退休所需的部分材料外,还需提供《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申请书》《公示结论》以及能证明特殊工种工作经历的参保人员档案和其他辅助性原始材料。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提前退休(退职):需要《河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提前退休办理表》、参保人员档案(无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致残提前退休、退职申报不需提供)。
二、办理流程
网上申报(部分地区适用):以南通为例,单位可登录人社服务平台,选择“单位办事—社会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服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申请”,输入职工身份证号码,完善职工基本信息,打印相关申请表,职工本人签字后上传。昆山市的单位则登录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类似操作。
材料提交: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至当地政务(便民)服务中心或指定地点。如南通是提交至市、区政务(便民)服务中心;昆山的用人单位需将材料提交至所属区镇便民中心或市政务服务中心人社服务大厅,灵活就业人员则由社区工作人员将材料交至区镇便民服务中心,再统一交至人社大厅。
退休审批:相关部门受理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核,一般在一定工作日内作出退休审批决定。如南通受理后10个工作日作出决定,特殊情形可延长10个工作日;阜新则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确认。
后续业务办理:退休审核通过后,可申请办理退休人员账户结息业务,之后再办理在职转退休业务和待遇计发业务。
退休职工社保退休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部分人员可能还有过渡性养老金,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指个人历年缴费基数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平均值。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和其它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自行制订过渡办法,各地办法有差异。如部分地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
例如,某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000元,本人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为0.6,累计缴费15年,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为72000元,60岁退休,则基础养老金=7000×(1+0.6)÷2×15×1%=84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72000÷139≈518元,若该人员有过渡性养老金,假设过渡性养老金为300元,则其每月领取的退休金为840+518+300=1658元。
退休职工社保认证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进行操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方法:
一、线上自助认证
微信公众号认证: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公众号,如“深圳人社”“广东社保”“湖北12333”“江西人社”等。以“辽宁人社”为例,微信搜索该小程序,进入后点击“去绑定”,输入认证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点击“绑定”后进行人脸识别。识别成功后,首页点击“资格认证”,选择“本人认证”,输入有效手机号码后点击“前往认证”,人脸识别后即认证成功。也可为他人认证,点击首页“待遇资格认证”专栏,在代他人认证中点击“新增人员”,填写相关信息后即可前往人脸识别认证。
手机APP认证:各地常用的APP有“i深圳”“闽政通”“广东人社”等。以“闽政通”为例,打开“闽政通”手机APP,点击屏幕下方“办事”,点击左侧栏“社保”,下拉到“社会保险”,点击“机关养老待遇资格认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按相应的提示完成人脸识别认证。
支付宝认证:部分地区可通过支付宝进行认证,如襄阳市退休人员可在支付宝搜索“湖北智慧人社”小程序,进入“湖北智慧人社服务大厅”,在服务大厅“人社服务快捷办理”版块中点击“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点击“本人身份验证”或者“帮亲友进行身份验证”,填入“姓名”“身份证号”,点击“开始采集人脸信息”,按照对话框中指示做“眨眼”等动作即可完成认证。
电子社保卡认证:本人微信或支付宝搜索小程序“电子社保卡”,点击进入。首次使用需要领取电子社保卡,领取成功后在首页搜索找到“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点击“开始认证”,按照操作提示进行人脸识别认证。也可为亲属认证,登录本人的电子社保卡主版面,点击卡面下方“亲情服务”,点击“添加亲情账户”,验证电子社保卡密码,输入亲属信息,添加亲情账号后即可为亲属进行认证。
“中国领事”APP认证:境外居住的中国籍退休人员可通过此APP认证。通过手机“应用市场”搜索“中国领事”APP并下载安装,打开后点击页面“立即登录”里的“用户注册”,按指引完成注册。登录APP后,进入“养老金资格-海外居住人员审核”专栏,点击“开始”,按提示操作即可。
二、线下认证
社保机构窗口认证:退休人员本人可持身份证原件到当地社保机构窗口进行现场认证。如福建省直离退休人员可持身份证原件到福建省机关事业社会保险中心窗口进行认证。
社区协助认证:异地安置人员可向所在的社区申请出具证明材料,内容须包含参保人身份信息、生存状态,再将社区证明材料邮寄给当地社保机构进行认证。
自助服务终端机认证:部分地区在社区、银行等场所设有社保自助服务终端机,退休人员可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在终端机上按照提示进行人脸识别认证。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