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工社保转灵活就业社保,一般可按以下步骤办理:
1、确认社保状态:离职时,要确保原单位已在社保系统办理 “停保” 手续,减员原因通常为 “终止缴费”。同时,获取《离职证明》,明确社保缴至的月份。
2、办理失业登记: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离职证明及一寸照片,前往户籍地或常住地社区 / 街道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并申领《就业创业证》,也可进行电子登记。
3、选择参保地与参保类型:参保地通常为户籍所在地,部分城市允许持有居住证的非户籍人员在就业居住地参保。灵活就业人员主要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
4、办理参保登记: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就业创业证》或电子凭证,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和医保经办机构,或政务服务大厅 “一窗通办” 窗口办理登记,向工作人员明确申办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
5、选择缴费基数并签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通常在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60% 至 300% 之间浮动,可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办理登记后,在税务部门指定的线上渠道或线下网点,与银行签订代扣协议。
6、按时缴费:确保签约银行卡内余额充足,并定期通过 “电子税务局”、“掌上 12333” APP 或地方社保官方公众号等途径查询缴费记录。
职工社保转灵活就业社保后,待遇不一定一样,在养老金、医保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一、养老保险待遇
计算方法相同: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社保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一样的,都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缴费年限 ×1%;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实际待遇可能不同:如果职工社保转灵活就业社保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不变,那么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一样的。但如果转灵活就业社保后,为了减轻缴费压力,选择了较低的缴费档次,导致缴费基数降低,那么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都会减少,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就会比职工社保时少。
二、医疗保险待遇
缴费模式及退休待遇不同:职工医保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单位缴 8%-10%,个人缴 2%,职工医保缴满当地规定年限,如男 25-30 年、女 20-25 年,退休后不用再缴费,可终身享受医保报销,还能每月按养老金的 3%-5% 领取个人账户返钱。灵活就业医保分高、低档次,高档次按 8%-10% 缴费,与职工医保待遇一致,有个人账户;低档次按 4%-6% 缴费,只保障住院报销,没有个人账户。若灵活就业人员退休时未缴满医保最低年限,则需继续缴费,直到缴满年限才能享受终身待遇。
报销差异:虽然职工和灵活就业的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在政策上可能一致,但职工医保统筹账户资金更充足,实际报销时的 “隐形福利” 更多,如门诊慢特病报销范围更宽,起付线更低等。此外,很多企业还会给职工缴纳补充医疗保险,而灵活就业人员通常没有补充医保,遇到大病时自付压力会比职工大。
三、其他待遇:企业职工大多按实际工资缴费,基数高、年限长,退休人员去世后的丧葬费和抚恤金也更高;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往往较低,能领取的丧葬费和抚恤金相对较少。
职工社保转灵活就业社保是否划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缴费方面
缴费金额:职工社保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单位承担大部分费用,个人缴费比例相对较低。例如,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 8%,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 2%。而灵活就业社保需个人承担全部费用,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 20%,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一般为 8% - 9%,缴费负担明显更重。
缴费灵活性:职工社保缴费基数由单位申报,通常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来确定,部分单位可能会按照最低档次缴纳。转为灵活就业社保后,参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在社会平均工资的 60% - 300% 之间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二、待遇方面
养老保险待遇: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社保采用相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只要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相同,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就是一样的。例如,在某新一线城市,社平工资为 8000 元,若职工按 100% 基数交 15 年,与灵活就业人员先按 80% 基数交 10 年,再按 120% 基数交 10 年(总缴费年限 20 年)相比,后者退休后月领养老金会更多。
医疗保险待遇:在职职工医保缴费的 2% 会进入医保卡个人账户,而灵活就业人员若按照较低的缴费档次缴纳医保,可能没有医保个人账户,全部费用进入统筹账户,医保卡中没有钱。此外,灵活就业人员在生育保险方面也可能受到影响,绝大多数省份灵活就业人员没有生育保障,少数省份如广东虽有生育保险,但没有生育津贴。
三、退休年龄方面
男性职工下岗转为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依旧为 60 周岁。
女性职工下岗转为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通常会从 50 周岁延长到 55 周岁,要多工作五年才能退休。不过,如果职工社保交了 10 年,灵活就业社保交了 5 年,可按照职工养老退休;若灵活就业交了 10 年,职工交了 5 年,则按照灵活就业年龄退休。
此外,如果个人是被单位解雇,转为灵活就业社保后可以申请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金期间,职工医保保费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个人只需要交养老保险。对于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如 4050 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等,还可以申请社保补贴,减轻缴费压力。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