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假医疗期与工资支付基本原则
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职工因疾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可享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或24个月(特殊情形可延长)的医疗期。病假期间,企业需按规定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且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病假工资计算基数与支付比例
(一)计算基数的确定
病假工资计算基数以劳动者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为基础,不包含年终奖、交通补贴、工作餐补贴、住房补贴、加班工资等特殊工资项目。若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未明确约定,基数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支付比例按医疗期长短区分
连续休假6个月以内(疾病休假工资)
| 连续工龄 | 支付比例(按本人工资) |
|----------------|------------------------|
| 不满2年 | 60% |
| 满2年不满4年 | 70% |
| 满4年不满6年 | 80% |
| 满6年不满8年 | 90% |
| 满8年及以上 | 100% |
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疾病救济费)
| 连续工龄 | 支付比例(按本人工资) |
|----------------|------------------------|
| 不满1年 | 40% |
| 满1年不满3年 | 50% |
| 满3年及以上 | 60% |
三、地方最低标准与特殊规定
部分地区对病假工资设有最低保障线,例如:
上海市: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80%。2025年上海月最低工资为2740元,因此病假工资最低为2192元(2740×80%),且不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
其他地区可参考当地人社部门最新文件,确保病假工资不低于法定底线。
四、注意事项
工资与救济费的衔接: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后,工资标准从“疾病休假工资”转为“疾病救济费”,支付比例重新按工龄划分。
争议解决:若企业未按规定支付病假工资,职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补足差额并要求赔偿。
以上标准为全国性框架,具体执行时需结合地方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但不得违反国家法定底线。建议职工留存医疗证明、工资条等材料,以便维权时举证。
病假时长的确定需结合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及医疗期规定,同时受企业制度和地方政策影响,具体标准如下:
一、法定医疗期的核心标准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病假最长时长依据 实际工作年限 和 本单位工作年限 分档计算:
实际工作年限 | 本单位工作年限 | 医疗期(病假最长时长) |
---|---|---|
10年以下 | 5年以下 | 3个月 |
10年以下 | 5年以上 | 6个月 |
10年以上 | 5年以下 | 6个月 |
10年以上 | 5-10年 | 9个月 |
10年以上 | 10-15年 | 12个月 |
10年以上 | 15-20年 | 18个月 |
10年以上 | 20年以上 | 24个月 |
注:医疗期按 连续计算,休息日、节假日不计入病假时长。例如,24个月医疗期需连续休假,期间遇周末或法定假日不额外顺延。
二、特殊情形下的延长与限制
1、病情严重需长期治疗
若经医疗诊断确需延长病假,可凭医疗机构证明申请延长,但需按公司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如提交复查报告、劳动能力鉴定等)。
2、地方政策与企业制度差异
部分地区可能根据行业特性(如高风险岗位)或地方法规调整医疗期标准,需结合当地政策执行。
企业规章制度可能对病假申请流程、证明材料(如三甲医院诊断书)有额外要求,但不得违反法定医疗期底线。
三、常见误区澄清
“病假无限期”的误解:法定医疗期最长为24个月,超期后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
“累计计算”的错误认知:病假时长以 连续休假 为单位,而非年度累计,中断后需重新计算医疗期。
请病假通常需提供 “医院诊疗证明 + 公司流程材料”,核心是能证明 “确实就医、确实生病、确需休息”。
1、必备材料清单
医院诊断证明 / 病假条:写明姓名、病情、建议休息起止日期,医师签名并加盖医院公章或诊断专用章;电子病假条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效力。
病历 / 就诊记录:门诊病历、急诊病历、住院病历首页等,证明就诊事实与过程。
检查 / 检验报告:X 光、CT、MRI、血检、影像胶片等,佐证病情。
费用票据:挂号 / 处方 / 药费发票或缴费凭证,增强真实性。
公司内部材料:病假申请表、请假说明、身份证复印件(按需),按制度提交。
2、不同情形的材料要点
短期病假(1–3 天):通常门诊病历 + 病假条即可;部分单位接受电子病假条。
长期病假(≥一周):正规医院诊断证明并加盖公章,明确休息时长;可能需专科意见或指定医院复诊证明。
急诊 / 突发情况:先口头或线上报备,事后补交急诊病历、急诊病假条及费用凭证。
单位有指定医院 / 流程:优先按要求就诊并开具证明,避免无效。
3、材料合规与提交要点
病假证明须由正规医疗机构出具,医师签名并盖章;内容完整、起止时间明确。
提交时机:一般在请假当日或 1–2 个工作日内;急诊可先报后补。
单位可合理核实真伪,如向医院复核;提供虚假材料可能被认定旷工或违纪解除。
病假待遇按劳动合同 / 集体合同与当地规定执行,通常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一定比例(如常见为 80%),以当地口径为准。
4、快速操作建议
就诊时告知需开病假,主动索要 “诊断证明 / 病假条 + 病历 + 报告 + 票据”;优先正规医院,按单位要求选择机构。
线上或 APP 下载电子证明,与纸质版同效;急诊先报备,3 日内补齐材料。
按单位模板提交申请表与身份信息,留存所有材料与沟通记录。
中律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