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务派遣社保缴纳最新规定

2025年劳务派遣社保缴纳最新规定

来源:中律网整理
2025-09-12 19:31:35

  2025年劳务派遣社保缴纳最新规定

2025年劳务派遣社保缴纳最新规定

  2025年劳务派遣社保缴纳政策在延续《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核心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的责任划分,并强化了异地用工、资质审查等场景的合规标准,以下从缴纳责任、特殊情形处理及风险提示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劳务派遣社保缴纳的责任主体与核心要求

  1、派遣单位为法定缴纳主体

  法律依据: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必须依法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办理参保手续。

  违规风险:若派遣单位未按规定参保,用工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可能面临社保补缴、行政处罚(罚款金额最高可达欠缴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

  2、用工单位的协助与监督义务

  异地用工场景:派遣单位未在用工单位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的,由用工单位代其为劳动者办理参保手续,例如贵州至信实业需为中山派遣公司的员工在贵州当地缴纳社保。

  资质审查责任:用工单位需核实派遣单位的经营资质(如劳务派遣许可证)及社保缴纳能力,避免与无资质或社保缴纳异常的单位合作(如重庆邦兴泰劳务公司在2019年合作时未取得许可证)。

  二、特殊情形下的社保缴纳规则

  1、社保缴纳人数与实际用工的匹配要求

  问题现象:部分派遣公司存在社保缴纳人数与实际用工量严重不符的情况,例如陕西德尚诚劳务、重庆邦兴泰劳务等公司在报告期内社保缴纳人数为0。

  合规建议:用工单位需定期核查派遣公司的工商年报、社保缴费凭证,确保“人、证、费”一致,避免“虚假派遣”导致的社保责任。

  2、与2025年社保新规的衔接要点

  强制参保范围:2025年9月1日起,劳务派遣工若与用工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接受考勤、任务分配),用工单位不得以“劳务派遣”为由规避社保缴纳义务。

  无需参保的例外情形:仅在校实习生、退休返聘人员等5类人群可免缴社保,劳务派遣工不属于豁免范围,必须全额缴纳五险。

  三、企业合规风险与应对措施

  1、主要违规风险点

风险类型 典型案例 后果
异地社保未代缴 中山派遣公司在贵州无分支机构,未参保 需补缴社保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派遣单位资质缺失 重庆邦兴泰劳务2019年合作时无许可证 合作协议无效,用工单位承担全部社保责任
社保缴纳人数异常 陕西德尚诚劳务社保缴纳人数为0 面临劳动监察部门的专项检查及信用惩戒

  2、企业自查与整改建议

  资质审查:要求派遣单位提供有效期内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近6个月社保缴费明细,并通过“信用中国”平台核查其行政处罚记录。

  合同条款明确:在派遣协议中约定“社保缴纳保证金”,若派遣单位违约,用工单位可直接从保证金中划扣社保费用。

  异地用工备案:针对跨省派遣,提前向用工单位所在地社保部门备案,明确代缴责任及争议解决机制。

  劳务派遣社保费由谁来承担?

  一、社保费的法定承担主体

  1、派遣单位是核心责任主体: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需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履行包括社保缴纳在内的用人单位义务,具体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项社会保险。

  2、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用工单位需与派遣单位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社保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若派遣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用工单位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社保缴纳的具体操作规则

  1、协议约定与法定强制结合

  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需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社保费的承担方式(如费用分摊比例、支付路径),但约定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即派遣单位必须为劳动者办理社保登记并缴费。

  工伤保险为重点关注险种:用工单位需配合派遣单位确保工伤保险覆盖,因用工单位对工作场所安全负直接管理责任,实践中工伤保险常由双方共同监督缴纳。

  2、地方政策对缴费标准的影响

  社保缴纳比例和基数按参保地政策执行,例如部分城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允许简化险种(如仅缴纳养老、医疗、工伤三险),但派遣单位需确保符合当地最低参保要求。

  三、劳动者权益保障与维权路径

  权益受损时的责任追溯:若派遣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要求派遣单位补缴,同时有权要求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证据留存建议:劳动者需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费记录等材料,作为证明劳动关系及社保缴纳情况的关键依据。

  劳务派遣社保缴纳基数怎么算?

  一、法定计算依据与基本原则

  核心依据:根据《关于确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基数的通知》,劳务派遣员工社保基数以工资收入为核心确定,与正式员工一致需遵循“同工同酬”原则。

  特殊限制:劳务派遣用工仅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岗位,用工单位需控制派遣数量不超过用工总量的10%,此规定间接影响基数核算的岗位匹配性。

  二、具体计算方式与操作标准

  1.入职首月基数

  规则:以派遣员工入职当月的整月工资作为社保缴费基数,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示例:若员工首月工资为6000元,社保基数即按6000元核定。

  2.后续年度基数调整

  调整周期:每年社保基数申报期(通常为7-8月),按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性收入重新核定。

  工资性收入范围: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班工资等,不包含福利费、丧葬费等非劳动报酬。

  3.基数上下限限制

  下限:不得低于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部分地区分档,如按岗平工资60%、80%、100%设定,第一档约393元/月)。

  上限:不得高于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的300%,具体标准由各省人社部门公布。

  三、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责任划分

  劳务派遣单位

  1. 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代扣代缴社保费;

  2. 按核定基数向社保机构申报缴费,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支付的社保费用。

  用工单位

  1. 按劳务派遣协议支付包含社保费用的薪酬总额;

  2. 遵循“同工同酬”原则,确保派遣员工与本单位同类岗位工资标准一致,间接影响基数水平。

  四、常见问题与合规风险

  1、按最低基数缴纳的争议:

  部分派遣单位为降低成本,统一按社平工资60%(如养老保险最低档760元/月)缴纳,但若员工实际工资高于下限,此行为涉嫌违法,员工可主张补足差额。

  2、公积金基数与社保基数不一致:

  公积金基数需与社保基数联动调整,若单独降低公积金基数,可能违反《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员工可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

2025年劳务派遣社保缴纳最新规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在线法律咨询

遇到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立即咨询
今日咨询解答 5016

相关资讯

2025年节假日加班工资发放标准及依据
2025年节假日加班工资发放标准及依据
2025-10-31
0
2025年病假、事假、丧假等假期规定及待遇依据汇总
2025年病假、事假、丧假等假期规定及待遇依据汇总
2025-10-31
0
2025年最新全国产假、陪产假、育儿假标准规定
2025年最新全国产假、陪产假、育儿假标准规定
2025-10-31
5
商品房漏水法律规定最新2025年
商品房漏水法律规定最新2025年
2025-10-29
11
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件和流程?
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件和流程?
2025-10-29
19

最新咨询

待岗期间工资标准2023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企业在职工待岗期间,应按国家和本市规定为职工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支付生活费。按目前的规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
待岗工资算补偿金平均数吗?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待岗工资不算补偿金平均数。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最高判多久?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符合条件的可...
帮信罪有案底会不会影响小孩子?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会影响子女。如果你说的小孩子是指你自己的子女,那么很简单:无论是什么案件的案底,刑事犯罪记录都会影响子女未来包括入学和求职的政审。只要是父母...
黑谷共享科技软件不具备普适性,定价虚高,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
黑谷科技公司骗我10000块钱,不予退还
2023酒后驾车处罚最新规定是什么?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1、酒后驾车处罚标准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中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
一杯冰酒酿能吹出来酒驾吗?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喝冰酒酿会查出酒驾的,酒酿也含有酒精,只要有酒精的食物吃了就是酒驾,建议开车不要吃酒酿酒驾:顾名思义酒驾驾驶汽车。是指驾驶人饮用白酒、啤酒、...
2023年醉驾致人死亡判几年?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需要根据情节进行判刑。分别是:   1.醉酒驾驶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
2023年酒驾和醉驾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中律网法律顾问
中律网法律顾问 的回答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
查看更多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文档费用:¥
点击微信支付

未查询到支付记录,3s后自动查询

支付后可以自由复制这篇文章

注:有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jiuwenlaw66】

中律网服务助手

微信号:13400724354
长按保存图片
在微信中扫一扫打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