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关于退休职工社保有以下新规定:
1、实施弹性退休制度: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弹性退休制度。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在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的前提下,职工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也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其中,弹性提前退休的职工,应达到所选择退休时间对应年份最低缴费年限;弹性延迟退休的职工,应达到本人法定退休年龄对应年份最低缴费年限。
2、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25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为2024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此次调整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重点是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同时体现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关怀。
退休职工办理社保退休手续,通常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并按照一定流程进行,以下是一般的情况:
一、准备材料
个人档案:档案是确定职工参加工作时间、工龄、工资待遇、职务晋升等情况的重要依据,对于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特殊工种等关键信息至关重要。
身份证件: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部分地区可能还需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养老保险手册或参保缴费凭证:用于证明职工的参保缴费情况。
照片:通常需要提供一寸或两寸的证件照若干张,用于办理退休证等相关证件。
相关表格:不同地区所需表格不同,一般有退休申请书、退休审批申请表、医疗保险在职转退休人员花名册、用人单位退工停保登记花名册等,这些表格可在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网站下载或到办事窗口领取。
其他材料:若有特殊情况,还需提供相应材料。如女工人档案中岗位不明确的,需提供近5年劳动合同、录用手续等能体现工作岗位的材料;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需提供经本人签字确认的连续工龄审定表等。
二、办理流程
提交申请:参保单位或人事代理机构(经本人申请)应在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预约并提交办理材料。部分地区支持网上申报,可登录当地人社服务平台或政务服务网,按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材料。
材料审核:社保经办机构收到材料后,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包括对职工的年龄、工龄、缴费年限、参保情况等进行核实。材料齐备且符合条件的,通常会在规定时间内作出退休审批决定,一般为几个工作日到十几个工作日不等;材料不齐备的,会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
待遇核定:审核通过后,社保经办机构会根据职工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计算其基本养老金待遇,并确定养老金的发放方式和金额等。
领取退休证及享受待遇:完成上述流程后,退休人员可以按照约定的方式领取退休证。同时,从审核通过的次月起,开始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一般会通过社会保障卡等指定账户发放。
不同地区的社保政策和办理流程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了解具体要求,以便顺利办理退休手续。
已到退休年龄但社保未缴满年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以下处理方式:
1、延长缴费:根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如果是在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已经参保缴费的,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还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例如,某人在2011年6月开始参保,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为10年,那么他可以先延长缴费5年,此时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了。
2、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果不想继续延长缴费,也可以申请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入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不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通常低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3、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保机构按照程序,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但选择这种方式后,将无法再享受职工养老保险的相关待遇。
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政策差异,建议携带身份证、社保缴纳记录等材料,到当地社保局详细咨询,以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
中律网服务助手